"高门槛"难挡私募证券投资升温
时间:2020-07-30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作为私募行业的重要构成以及高净值理财的渠道之一,私募证券投资近年来迎来新发展。截至2019年末,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我国居民出资相比2018年末增长37.19%。今年上半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上升趋势依然显著。与传统理财方式相比,私募投资门槛较高,却也因为量化对冲等专业策略以及较为丰富的资产投资品类收获了特定投资者的青睐。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私募基金行业仍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对此,专家表示,除进一步加强私募监管和行业自查外,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仍需要仔细阅读合同,甄别投资风险。

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备案数量,私募证券投资都呈现“升温”。

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百亿证券类私募管理整体规模突破万亿,之后始终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截至6月末,约10695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000多亿。同时,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百亿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扩容至44家,相比年初增加了7家,其中仅6月份就增加了3家,分别是东方港湾、银叶投资和平安道远。

备案产品方面,今年6月,私募产品备案上涨趋势有所减弱,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却“逆势”增长。中基协数据显示,与5月相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较上月增长624只,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私募投资基金则分别减少177只和187只。

另一组数据同样折射出我国居民资金管理的新趋势。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我国居民出资8990.89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2437.28亿元,增长率高达37.19%。

不过,总体而言,相较起购门槛低且大部分可随时申购赎回的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依然只面向一部分特定人群。

根据规定,私募基金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而“合格投资者”为个人投资者设立了几大门槛:在个人财产方面,“合格投资者”要求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同时,单个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应不低于100万元。

此外,中基协《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规定,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募集机构应当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确定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投资者只能购买不超过其对应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按照中基协的分类标准,大部分私募基金都被评定为高风险。”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例如股票策略型基金及涉及衍生品的相关产品都属于R4(中高风险等级)及以上产品,对投资者本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门槛”背后,是收益的保证。2020年上半年,私募圈既迎来了纷至沓来的新备案产品,又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末,在网站有数据统计的19540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中,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的有2790个,占比达14.28%;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有6457个,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就私募机构整体经营情况而言,大体量机构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截至6月末,国内44家百亿证券类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指数,有净值更新的37家百亿私募平均收益8.64%,其中股票策略百亿私募平均收益达到11.5%。

以专业策略+品类丰富“圈粉”

私募证券投资缘何“升温”?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私募证券投资人士。业内人士指出,私募特有的专业性以及品类丰富的可配置资产共同促成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私募登记备案发展的日趋规范,也为投资者服下一粒“定心丸”。

“相比较公募基金,国内私募管理资产类别更为丰富,可以涵盖一些高收益且风险相对可控的金融衍生品,如个股期权、大类商品期权等。资产类别丰富了,一些风险就可以被对冲掉。”北京一位阳光私募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他进一步指出,私募管理人的量化对冲等技术性策略也让其拥有长期产品回报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经理所不同的激励模式,也会影响到二者的投资策略,从而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私募基金的管理费相对较低,基金经理主要依靠超额业绩获取报酬。”上述私募业人士强调,“这种投资策略使得私募基金经理在市场较好的时候反而更谨慎,因为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满仓需要弥补的损失会更多。”

他指出,短期市场情况较好时,选择满仓的公募基金的收益更高,也卖的更好。但考虑五年以上的长周期回报率,私募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往往更高,且显示出较强的风险韧性。这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而随着私募登记备案发展的日趋规范,投资者信赖感也越来越强。据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介绍,截至2020年4月末,已登记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8887家,管理规模2.62万亿元;按照今年的发展速度,预期今年三季度管理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突破2.8万亿元。

良莠不齐蕴藏投资风险

不过,当前私募基金行业仍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仔细阅读合同,甄别投资风险。

7月初,浙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