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球化配置机遇 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
时间:2020-07-2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冲击,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相对稳定的中国债券市场再次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险场所,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关注度、持债规模持续提升。

■从发展趋势看,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不断走阔,已从2020年初的132.33BP上升至4月末的189.80BP,一度突破200BP。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债作为优质资产的价值更为凸显。

■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我国可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先行先试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巩固提升海外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人民币债券受到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关注。年初以来,人民币债券市场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基于高收益、稳定性、独立性等多重优势,正在成为境内外资金新的“避风港”。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达2.51万亿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托管数据也显示,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已实现19个月的连续增长。总体来看,人民币债券市场开放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债券市场已步入全面开放阶段

伴随着金融业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境外投资者入市的便利度也显著提升。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可以自由选择以下两种途径:直接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全球通模式和香港“债券通”模式。

从投资主体看,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面向全球所有类型投资者打开了大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泛亚基金和亚债中国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交易。2010年人民银行将参与主体扩展至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清算行与境外参加银行等三类机构。2016年,人民银行发布3号公告,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各类合格境外投资者的市场准入,这标志着“全球通”启动,债市开放全面提速。2017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已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机构,进一步开放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同年7月,中国推出“债券通”北向通业务,为境外投资者提供灵活的选择。2019年,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2020年,进一步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市场开放程度继续提升。

同时,为便利境外投资者入市,我国积极探索银行间债券市场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优化入市服务流程。2014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国内注册工作的公告》,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系统在国内正式落地。2015年,人民银行大幅放开对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三类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投资限制,将申请程序简化为备案制。2020年2月,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联合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出“30条意见”,提出可允许境外机构自主选择签署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中国证券期货市场(SAC)或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衍生品主协议。这一系列举措彰显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开放的决心。

中国债券市场有望成为“避风港”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欧美国家长期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使得利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导致国际上的债券投资者部分转向新兴经济体主权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拥有全球第二大规模的债券市场,已受到一定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冲击,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相对稳定的中国债券市场再次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险场所,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关注度、持债规模持续提升。从供给角度看,各国纷纷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国债发行规模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从需求角度看,避险情绪蔓延使得全球债券投资成为热门。然而,美国国债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际投资者追捧,但是在今年一季度却遭遇到投资者的抛售。美国财政部2020年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投资者共持有7.0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比达30.25%。然而,随着疫情蔓延与局势变化,美国国债转而受到境外投资者抛售,这导致3月份国际投资者持债规模降至6.82万亿美元。4月,国际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进一步降至6.78万亿美元。总体来看,美国国债被短期抛售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疫情冲击加大,以及石油价格暴跌影响经济稳定;另一方面可能在于资本流动趋紧迫使部分新兴经济体央行抛售美债。

与海外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总体延续了资金持续流入的良好态势,外资流入“逆市增强”。根据中债信息网披露的数据,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最为剧烈的3月份,境外机构仍增持62.15亿元中国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环比上升0.32%。

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有良好预期

结合有关调研情况,境外投资者不断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高收益、经济稳定预期与独立性强等几个方面。这同时也是境外主流债券指数(如彭博巴克莱全球债券综指)纳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原因。

1.全球“负利率”环境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