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宁波后,上半年楼市火热的南京也加入调控收紧的队列。
7月23日凌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楼市新政,提出9项措施,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刚性需求,规范行业秩序。其中,限购政策进一步完善,夫妻离异2年内购房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而就在7月22日,宁波也出台了楼市新政,在7月6日限购升级的基础上对于优先购房政策增加了5年限售的要求,进一步防止投机炒房。7月15日,深圳出台史上最严调控新政,不仅限购、限贷升级,而且还限制离异后购房套数,随后又在执行细则中明确追溯3年内所有离婚记录,堵住了“假离婚”的漏洞。
业内人士认为,南京楼市新政进一步说明,热点城市尤其是房价炒作过多的城市,政策依然以收紧为基调。“限购+优购”政策组合拳有助于落实“房住不炒”和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下半年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或跟进加码调控,并加强市场监管,严防违规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以期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期调控目标落到实处。
另外,南京近日引才聚才再出重磅新举措,将挤出10亿资金补贴10万研究生就业见习。
南京出台9项楼市新政
7月23日凌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共提出9项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市场调控、支持刚性购房需求、完善住房限购政策、加强热点楼盘销售管理、规范新建商品住房装修行为、增强存量住房交易信息透明度、维护诚信规范的市场秩序、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属地监管责任等。
其中,限购政策进一步升级,提出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2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南京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可满足离异人士合理住房需求,也可遏制通过离婚获取购房资格的情况。
具体来看,在夫妻自离异之日起2年内,若离异前家庭名下在南京无房,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可以成年单身人士身份在南京购买1套商品住房;离异前家庭名下在南京有1套房,离异后无房一方可以成年单身人士身份在南京购买1套商品住房;离异前家庭名下在南京有商品住房2套及以上的,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在南京均不得购买商品住房。
“通过优化完善住房限购政策,有利于抑制投机炒房,为平衡供需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平稳健康运行创造健康的需求结构。”上述南京市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限购升级,对于近期南京市有部分楼盘由于区位、配套、规划、价格、等因素导致购房人扎堆抢购的现象,《通知》还要求,对社会关注度高、预计购房人数较多的热点楼盘,开发企业应制定针对性销售方案,严格按照审核公示方案开盘销售。现场公示的选房结果须与南京网上房地产公示同步。
而为优先保障南京市户籍无房家庭的刚性购房需求,《通知》还明确,商品住宅项目开盘销售,须提供每批次不低于30%比例的房源保障。体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刚需家庭的住房支持,有利于刚需家庭尽快实现住有所居。
另外,在土地市场调控方面,《通知》强调要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特别是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宅用地供应,优先满足刚性需求,稳定土地市场预期。同时,为防止土地市场过度竞争,提出要继续严格执行“限房价、竞地价”政策,尤其是热点区域,要提高土地市场准入条件,对报名单位资格进行筛选,控制参与土地竞买企业数量。南京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平衡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地价水平,加强地价、房价良性互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此外,为处罚房产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通知》明确,购房人利用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伪造购房证明、资金证明的各类不诚信行为,将一律取消购房资格,并依据《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开发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如诱导或参与造假的,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如发布虚假房源、不实价格信息招揽业务,诱骗消费者交易,炒作学区、哄抬房价、协助开具虚假证明的,将根据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房产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备忘录规定,实施跨部门、多领域联合惩戒;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银行工作人员参与造假的,由金融监管部门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障刚需自住同时遏制投机炒房
今年3月以来,南京土地市场率先回暖,随着供地节奏明显加快,出现达最高限价、超百轮竞价等现象,土地市场明显转热,南京也因此出台“限地价、限房价”的新土拍规则。同时,楼市也销售火爆,多个项目开盘售罄,甚至出现“万人”摇号的情况。
据我爱我家南京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上半年南京成交新房34498套、二手房51973套,合计卖房近9万套。其中,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涨32.2%;全市二手房成交均价达33794元/㎡,同比也涨了9.7%,房价创了新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南京房地产市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