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需求支撑叠加金价带动白银价格大涨创多年新高(附股)】
21日沪银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大涨5.66%,报4851元/千克,创近7年以来新高。国际银价站上20美元关口,创四年新高。
华创证券指出,除了黄金价格的带动,白银还有工业需求支撑。除用于制造首饰、餐具和银币外,白银还作为导体用于5G设备。
兴业矿业下属银漫矿业为国内最大单体银矿,也是国内最大白银生产矿山。
盛达资源白银储量近万吨,年采选能力超过200万吨,2019年生产白银214.57吨,银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在50%左右。(证券时报网)
相关概念股:兴业矿业、盛达资源
【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再进一步政策需求资本多方助力(附股)】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
华创证券指出,目前,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改革中分级诊疗的重要突破口,它不仅有效促进了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规划与分配,而且大大加快了国家医疗改革进程,是未来医疗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已经成为了第二战场。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是医药行业中的一环,更多地是为全产业链赋能,推动行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在政策、市场需求、资本等多方面的共同助力下将迎来快速发展。
卫宁健康开发了就医云、云医院等互联网化产品,与蚂蚁金服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开展合作。
思创医惠国内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市场占有率第一,与IBM合建沃森联合会诊中心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其他公司:创业慧康、和仁科技。(证券时报网)
相关概念股:卫宁健康、思创医惠、创业慧康、和仁科技
【国网重申千亿级投资额特高压工程或有新进展(附股)】
国家电网公司7月21日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600亿元,下半年将周密安排部署,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另悉,白鹤滩至江苏、白鹤滩至浙江两条特高压直流线路近期或有重要进展。
华创证券指出,电网工程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中长期效益好,被视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器。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电网基本投资建设完成额为1657亿元,同比增速转正0.79%。根据年初国网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7条特高压线路将在年内全部核准。国网投资已经逆转了之前的下滑趋势,相关领域建设需求有望得到明显释放。
国电南瑞是直流核心站内设备龙头,换流阀、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等市占率超50%;
思源电气是电力设备行业的民企龙头,在一次多环节核心设备领域份额领先。
其他公司:平高电气、国网信通。(证券时报网)
相关概念股:国电南瑞、思源电气、平高电气、国网信通
【苹果MiniLED需求旺供应链公司望获快速发展(附受益股)】
近期,市场对于苹果即将推出的MiniLED相关产品包括iPad平板电脑以及后续的14吋及16吋MacBook笔电皆引颈企盼。其所采用MiniLED多区背光技术所带来的高对比显示效果,也逐渐受到关注,吸引更多厂商投入采用以抢进苹果供应链,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苹果MiniLED芯片供应商的台厂晶电,现阶段各类LED背光以及MiniLED显示屏的订单持续成长。晶电表示,随着欧美市场解封,今年Q2的订单重新启动,各类LED背光产品的订单能见度已到9月,而原本预计在第二季进行的MiniLED大型显示器安装订单也回升,能见延伸到今年第四季。日系外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苹果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在iPadPro及MacBookPro系列产品中导入MiniLED显示器,且每年产品出货量上看1000万台。
华创证券指出,据Trendforce统计,2019年至今国内Mini/MicroLED相关项目总规划投资近400亿,MiniLED产业链成熟将加快MiniLED渗透率提升,有望成为LED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根据Trendforce,预计2024年全球MiniLED/Micro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2亿美元,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瑞丰光电、国星光电、聚飞光电、利亚德等供应链厂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证券时报网)
相关概念股: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瑞丰光电、国星光电、聚飞光电、利亚德
【无端口iPhone明年推出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附股)】
作为无线充电战略的一部分,苹果打算在2021年推出无端口iPhone。据外媒iPhoneHacks消息,苹果近日获得了一项技术专利,概述了一种具备双向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背夹。而配合这项技术专利,能够让电池背夹配合没有端口的iPhone进行充电操作。
华创证券指出,自苹果、三星等手机大厂全面推广无线充电以来,无线充电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目前已成为各大厂旗舰手机的标配。在各手机公司大力打造产品生态环境(如小米、苹果)的大势之下,结合目前“智能居家”的生活潮流,在未来还会刺激无线充电技术向更多的消费类移动电子产品,甚至是汽车、智能家具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不断渗透,最终将形成广泛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