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养老金融 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剧增
时间:2020-07-13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养老金融市场正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夺的“新蓝海”。其中,以各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作为战略布局的推进者趋势明显,养老型理财产品发行已开始放量。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养老型产品数量已比去年全年发行数增长近1倍。

随着近期股市回暖,更多银行理财“盯上”股市。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新成立的养老理财产品会考虑加仓权益类资产。

有望成为

失衡僵局的破局者

以养老理财切入资管“新蓝海”逐渐被纳入各大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布局中。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6月下旬,今年以来已有15家银行发行了115款产品。其中,国有行的发行数量明显增加,达到35款。据了解,这35款养老型产品均由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发行。而在去年,国有行发行的养老型理财产品数量仅有18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开业的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推出养老理财产品。其中不少理财子公司成立初就推出养老理财产品以打头阵。

中银理财在开业伊始便将养老产品作为重点发力方向。在开业仪式上,中银理财推出“稳富——福、禄、寿、禧”养老系列,面向养老客群。2019年12月25日,招银理财推出“招睿系列颐养两年定开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去年年底,工银理财推出符合国际通行设计理念的颐合系列养老产品。

目前,中国的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严重失衡。那么,理财子公司能否成为失衡僵局的破局者?

此前,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在《银行家》杂志刊文称,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能够打通银行渠道、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中国养老金体系特别是第三支柱的建设,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当前在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难以依赖存贷利差获得更多收入的情况下,要想保持长期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资金链条之间打通。那么相对而言,以养老理财切入这些业务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一位大型股份制银行理财投资经理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禁止期限错配的政策约束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端的非标久期大约为2~5年。但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很短,在半年左右。养老理财产品面对的恰恰是风险偏好低,对长期限投资容忍力较强的老年投资群体,因此算是一个用来消化长期限资产比较好的补充来源。

新产品考虑

加仓权益类资产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了4.1亿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但是,这个数据同基金、保险、信托公司的产品资产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了解,企业年金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主体资格和理财产品都有明确要求,其中对产品有两条要求:自主风险评级处于风险水平最低的一级或者二级;投资品种限于保证收益类和保本浮动收益类。

一位股份行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理财子公司和商业银行资管部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已经不符合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要求,只有老产品中的保本产品才能纳入投资范围,而这与资管新规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2020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年金资产配置中,固收占比高达83%,而权益类仅约占6.6%。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年金养老金产品分类下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收益率出现高比例的负数,其中股票专项型收益率亏损程度最高,为-16.35%。而去年年底,这一板块的投资收益率为13.34%。

今年4月以来,受债市震荡影响,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多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多只净值型产品出现较大回撤,年化收益率也罕见地跌为负数,而浮亏产品的运作方式以封闭式或定期开放式居多。

7月以来,随着股市回暖,更多银行理财资金“盯上”股市。据了解,不少理财子公司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或间接通过FOF(基金中的基金)的形式投资股市。

而在理财子公司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方面,上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新成立的养老理财产品会考虑加仓权益类资产,老产品前期仓位足够就不再追高。

不少国有大行主要还是以固定资产配置为主,呈现“固定资产+”的结构。在资产配置和组合上,多以长期限+封闭式产品为主。“受制于资金风险收益的属性,因此提高养老理财资金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毕竟是养老的钱,保值是第一位,以稳健为主。”一位国有大行负责养老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为此,不少银行在此基础上做了灵活处理。如光大理财发行的“阳光金养老1号”属于封闭式产品,但产品成立满两年后,每年将向投资者返还25%的份额,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下的短期流动性安排。

商业银行

纷纷布局养老金业务

近期,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5%的消息,再度让养老金成为热点话题。

中国发展基金会6月中旬发布的报告称,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