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下行,仍需警惕多重压力
时间:2020-07-0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隔离防控措施扰乱了社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企业停工停产、市场需求疲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信用状况弱化。但伴随着逆周期调控加码,货币信用快速扩张,为实体经济营造了宽松的融资环境,短期内企业偿债压力得到缓解。因此,疫情的冲击并未导致大面积违约出现,上半年债市违约风险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仍需警惕风险的积累和延后。下半年,在疫情反复、货币政策边际收敛、政府债券大量发行等因素的影响下,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信用违约反弹。

上半年债市违约情况减少

2020年二季度,我国债券市场有7家企业发生违约,较一季度减少3家;涉券规模70亿元,较一季度减少397亿元。新增债券违约企业4家,较一季度减少2家;涉及规模48亿元,较一季度减少32亿元。

2020年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累计有17家企业(含5家上市公司)的45只债券出现违约,其中有2家国有企业;涉及规模约53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2月21日北大方正进入重整阶段,其尚未到期的23只债券合计345.4亿元均视为违约;新增违约企业1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9家;新增违约规模12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8亿元。

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违约情况有所改善。

一是债券违约总体情况和新增违约情况均有所减少。2020年上半年违约企业数量较去年下半年减少15家,违约债券规模减少148亿元;新增违约企业数量较去年下半年减少5家,违约债券规模减少235亿元。

二是AA和AA+级违约企业数量和违约规模显著回落。2020年上半年,AA级违约企业数量6家,较去年下半年减少16家;涉券规模38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减少249亿元。AA+级违约企业6家,较去年下半年减少1家;涉券规模99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减少191亿元。受北大方正集团重整影响(涉券规模345.4亿元),AAA级涉券规模较去年下半年大幅上升248亿元至352亿元。

三是违约地区减少。2020年上半年共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违约,较去年下半年减少9个。其中,北京有7家企业出现违约,位居第一;广东省有3家企业违约;山东省有2家企业违约。

总体而言,相比去年下半年,违约情况有所减少,但国企、央企等高资质企业的信用风险开始释放。

受益于社会融资总量攀升与债务展期

上半年债市违约情况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货币财政共同发力,纾解企业融资困境。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综合运用多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宏观流动性大幅改善。总量层面,央行累计实施1次全面降准和2次定向降准,累计释放1.75万亿元长期资金。7天和14天期逆回购均累计下调30基点至2.20%、2.35%,MLF操作利率下调30基点至2.95%。1年期LPR下行30基点至3.85%,5年期及以上LPR下行15基点至4.65%。结构性政策层面,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累计增加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财政政策方面,针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基础民生等相关企业减税免税;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优化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抑制信用风险的蔓延。

二是社会融资总量攀升,融资成本明显下行。在信贷和债券融资的双轮驱动下,上半年社融增速明显回升,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创逾2年新高。贷款方面,1-5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4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07万亿元。3月末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08%,较去年末下行36基点。债券融资方面,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额累计增加3.0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74万亿元。上半年评级为AAA的发行主体发行的1年期短融平均利率为2.84%,比去年同期低77基点。

三是政策层面允许受疫情影响、确有偿还困难的债券发行人债务展期。因此,今年上半年发行主体更多采用债券展期、置换等风险缓释措施来缓解违约风险,目前已有中融新大、如意科技、海航集团、凤凰国际机场等10家发行人的16只债券展期兑付利息或本金,此外,华昌达进行了债券置换,海航控股、天津航空等多个发行人启动了债券递延付息条款。

1月30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2月2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提出,积极引导投资者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公司债券,通过与发行人达成展期安排、调整还本付息周期等方式,帮助发行人度过困难期。随后,上交所、交易商协会都出台了相关措施。

信用分层现象依然严峻,下半年信用债到期量较大

前瞻下半年信用风险,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全球疫情对企业经营仍有持续的影响。6月以来,全球日均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12.5万人,明显高于5月份的9.6万人,全球疫情升级与反复的风险较大。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也对经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