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启动在即 二甲双胍、布洛芬、多个常用药、肿瘤用药纳入
时间:2020-07-01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我国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提上日程。《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召开线上药品集中采购座谈会,针对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征求部分企业意见,摸底企业新一轮带量采购企业的意向和底线,确定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集中带量采购释放了机构改革的巨大红利,大幅度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提升用药质量水平。下一步,我国集中带量采购将逐步实现常态化运作,不断扩大涉及药品范围,以全面降低用药价格。

常态化推进第三批集采

受疫情影响,延缓启动的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近日提上日程。有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第三批带量采购工作在6月中下旬正式启动。“经过两次摸底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第三批带量采购报量工作。”上述人士说。

据了解,日前湖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报送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要求各机构报送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数据,鼓励医保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自愿填报。此外,广东省医保局已下发文件,要求所有机构在2020年7月3日下午五点半前完成报量。根据通知,此次集采较前两轮涉及品种明显增加,入围涉及品种多达56个,86个品规。

据前述人士介绍,此次带量采购涉及多个民众常用药品种和部分抗白血病、抗肿瘤以及精神类药物。例如阿莫西林、布洛芬、二甲双胍、卡托普利、地氯雷他定、枸缘酸西地、缬沙坦等大众熟知的常用药,以及阿那曲唑、阿扎胞苷、奥氮平等用量较大品种。

大品种进入集采,自然也不乏竞争者。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缬沙坦已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共有5家,而围绕二甲双胍的竞争最为激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多达20余家,其中包含华北制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等知名药企。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的通知中指出,所有民营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可自愿参加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药店与医院同步报量。而就在此前,广东省完成首轮药店集采,首轮试点共有17家零售药店参与,报量金额超过1.1亿元,多个厂家以4+7中标价格甚至低于中标价向药店供货,药价平均降幅达61.2%。

因此,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数据看来,广东省将集采范围扩至所有民营医院、药店或有示范意义。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8.9万家零售药店。而广东省有超过5.4万家药店,是全国药店分布最多的省份。

从427亿元降至83亿元

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医保目录谈判降药价。201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共计2709个,其中西药1370个、中成药1339个。此外,还列入了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892个。2019年医保准入谈判中,新增70个纳入医保乙类,平均降幅60.7%,另有27个原谈判药品续约成功,平均降幅26.4%。

国家集采降费。截至2019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初步统计为9913亿元。其中,西药(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订单金额8115亿元,中成药订单金额1798亿元。网采药品中医保药品订单金额8327亿元,占比84%。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底,“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地区25个中选药品平均完成约定采购量的183%,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采购量的78%。试点全国扩围后,25个通用名品种全部扩围采购成功,扩围价格平均降低59%,在“4+7”试点基础上又降低25%。

“集中带量采购释放了机构改革的巨大红利。”前述业内人士透露,此前两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57个品种,药品费用从此前的427亿元,一路降至83亿元,节约费用多达344亿元,其中降价效应180亿元、替代效应164亿元。

此外,“4+7”试点地区群众使用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等高质量药品的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到了90%以上进一步提高用药质量水平。

上述人士称,据统计,药品的终端平均价格一般是生产成本的几十倍以上,大量的价格水分隐藏在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很多都变成灰色收入。

因此,他表示,在国家带量采购的推进下,将同等质量水平的药品放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竞争结果直接与销量挂钩,将过去企业跑医院的间接竞争转变为阳光下直接的价格竞争,真实成本得到显现,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企业逐步放弃原来灰色的营销模式,转而关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促进了医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他强调,下一步,集中带量采购将运作常态化、政策标准化、操作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按照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冠脉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此外,未来地方、特别是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将更多非过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形成不可逆转的改革态势和全面推进的局面。

560亿市场将迎厮杀

降价空间不可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量产品大多为采购大户,竞争激烈可见。据米内网数据显示,56个通用名药品在2019年中国公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