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席卷全球后,A股回撤幅度相对较小,走出独立避险行情。创业板指数在3月末探底后一路上扬,突破年初高点,年内累计上涨32.5%,领跑全球。本月各大券商陆续召开中期策略会,发表下半年投资观点。下半年A股将蕴藏哪些机遇与挑战?哪些板块上升动力最足?证券时报·数据宝推出《展望下半年·机构篇》,汇集各大机构后市展望,挖掘机构看好的潜在板块和牛股。
1机构积极看好后市
多数机构认为,复苏是下半年的主基调,A股长线投资的逻辑并未改变。中信证券看好“小康牛”渐行渐近;安信证券认为未来一个阶段A股的核心依然是“复苏牛”的大趋势;西南证券认为A股科技牛高潮正在到来。
数据宝整理发现,机构对下半年A股的研判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盈利缓慢修复。平安证券认为下半年A股盈利将缓慢修复,新兴行业迎来高景气,预计非金融上市公司全年盈利增速约为-10%,中小创盈利预期在10%~15%,通信、电子、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链全年预期上调。中信建投预测全部A股非金融板块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8.85%、-4.54%、-2.62%,疫情冲击带来的一季度业绩“深坑”需要用三个季度来修复,全部A股全年业绩有望与2019年持平。
中信证券预计第三、四季度中证800(非金融)盈利增速回升至1%、26%,在明年第一、二季度会进一步上升至65%、49%,明年一季度将达到本轮盈利周期高点。结构上,预计工业板块在投资回暖和利润率改善的支持下盈利增速弹性最大。
第二,宽松政策有利股市流动性。中信证券认为,全年流动性整体依然宽松,明年会逐步回归常态。预计未来一年内A股累计资金净流入4400亿元,下半年流入规模较大,外资和产业资本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中金公司认为,下半年财政支持落地是主要的举措,宏观流动性可能不如上半年宽松。但从股市看,增长复苏可能会继续提升风险偏好,利率虽有起伏但总体在低位,居民资产配置的拐点、投资者结构机构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深化、海外资金等因素可能使得股市流动性相对充裕。
第三,政策发力。中信证券称,财政政策主要包括预算内的赤字扩张和减税降费,以及预算外的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其中预算内部分有助于纾困托底将延续全年,预算外部分支持逆周期发力,有望于第三季度集中落地,第四季度专项债提前下达或引领预期。
第四,谨慎派增多。相比于上年末各大券商齐喊“牛市”的盛景,当前的机构对后市的观点更为谨慎。疫情方面,机构认为海外疫情二次暴发,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这将使全球经济在2020年下半年都处于较为弱势的状态。经济结构方面,西南证券认为,虽然二季度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已缓慢回升,但以往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未解决,疫情冲击后的企稳是一种弱势企稳。
2成长空间较大的七大行业
今年以来,以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等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股价频频创出历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在部分大消费公司市值已成长到较高的情况下,未来超额收益空间或减少。不妨在A股市场中寻找有潜力行业中小市值龙头股。潜力行业指的是,空间较大的细分子行业;龙头股则是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行业龙头股。
数据宝统计显示,目前A股市场上,物业管理、日用化妆品、文具、第三方检测、环卫、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消费建材等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千亿市值公司数量较少,其中的龙头值得考察。
第一,物业管理行业。国信证券测算,物业管理行业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8万亿元,相对2019年增长168%。该行业在未来十年增速可观,对于龙头公司来说发展空间大。以碧桂园服务为例,其2019年营收超96亿,在上市两年多时间里,碧桂园服务股价涨了3倍多。
第二,日用化妆品行业。根据华泰证券研报,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4777亿元,同比增长16.45%。不过,中国化妆品人均消费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2018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为294元,分别为日本、美国、韩国的14%、15%、18%。
相比海外巨头,中国日化行业大市值公司不多,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3家化妆品公司市值居前,均超过300亿元。全球龙头强生公司市值超过2.6万亿元,欧莱雅市值超过1.2万亿元。
第三,小产品大市场的文具行业。万联证券认为,中国文具市场空间广阔,但人口红利消失与无纸化的推进减缓文具行业收入增速。2018年,中国文具行业营收达到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较2013年14.2%的增速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中国的文具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集中度较低,市场仍处于碎片化状态。2018年中国文具公司共有8000家左右,销售额在1000万以上的文具公司有800家,销售额在10亿以上的文具公司仅4家,分别为晨光文具、齐心集团、广博股份和真彩文具。
第四,第三方检测是个好买卖。天风证券认为,大消费带动万亿检测需求,具有规模效应、市场化、公正性优势,全球检测市场需求约1.59万亿元,其中第三方检测需求约6346亿元(占比约40%),消费品与零售、农业与食品为检测需求占比居前的两大板块。该行业具备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