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三个月被注销,深圳中金国瑞基金的私募之路就此画上句号,可投资人的维权之路依然漫漫无期。
从成立到被立案8年时间,中金国瑞募资20多亿,至今还有6亿资金去向成谜。复盘中金国瑞的私募历程,拉大机构包装自己、拿3亿的“存款证明”让投资者相信资金实力、承诺高收益等多个套路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基金君发现,还有像前海东亚、中天财富等已经被立案追责的私募也被注销。这些“伪私募”的套路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却也相似,大多用高收益、大背景等吸引投资者,但最终也迎来差不多的结局,被追究法律责任,被注销私募资格,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22亿“伪私募”被注销
6亿资金去向成谜
2019年“爆雷”之后,中金国瑞和其责任人的处罚接踵而至。在最新的因失联被注销私募名单上,中金国瑞赫然在列。至此,曾经募资20多亿的中金国瑞的私募生涯也彻底结束了。
资料显示,中金国瑞成立于2011年10月、备案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1亿元,实际控制人为秦鹏。曾先后备案了10只产品,涵盖股票型、混合型、量化型、FOF型、资产证券化等,其中多只已经提前清算了。
中金国瑞的爆雷是在2019年,其法定代表人秦鹏突然在内部会议上宣布产品清盘,不再募集资金以及正常兑付本金和收益。很快,公司办公室也人去楼空。
2020年2月7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秦鹏以涉嫌集资诈骗罪批准逮捕,对郑某明等9人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准逮捕。
根据专业司法审计,中金国瑞实际募资总额为22.48亿元,支付投资人本金和利息总额为16.88亿元。这意味着近6亿资金去向成谜。当时,警方表示正在对公司运营成本、佣金提成、投资项目盈亏及个人占有等资金进行深度审计。
今年5月份,基金业协会就对中金国瑞下发了纪律处分书,详细陈述了中金国瑞存在未按规定备案、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向不特定投资者推介产品、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最低收益等六大违法违规事实。对中金国瑞作出了“取消会员资格,撤销管理人登记”的纪律处分。
同时,将中金国瑞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秦鹏加入黑名单、期限为五年。合规风控负责人项杰明也被中基协拟采取“加入黑名单、期限为三年”的纪律处分措施。
拉大银行背书、3亿存款证明伪装实力
员工提成过千万
中金国瑞的套路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多种办法包装自己,伪装很有经济实力,吸引投资人放心的把钱交给他们。
套路一,就是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做背书,展示自己的“豪华朋友圈”。
秦鹏的资料显示,其曾就职于中国招商银行、银泰证券等机构。秦鹏在招商银行的工作经历,中金国瑞抓住由头,大做文章。
在中金国瑞宣传册及业务员的叙述中,秦某是招商银行的基金经理,有十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和招商银行渊源深厚,公司开业时招行时任行长出席仪式等。此外,中金国瑞还宣传,集团的合伙伙伴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
中金国瑞还承租了招商银行总部36楼一整层作为办公室,装修豪华。同时,其宣传资料中也将招商银行放在合作伙伴第一位,更是容易让客户错觉,招商银行与这家金融公司有着密切合作。
据证券时报的报道,中金国瑞的投资者中包括法律、财务、金融等专业人士,他们表示,之所以相信中金国瑞,主要是因为招商银行的原因。
套路二,天眼查显示,秦鹏直接、间接控制着31家公司,而此前最多时达到49家。布局的业务也颇广,包括环保、大健康、医药生物等等。给投资者家大业大,实力雄厚的感觉。
套路三,秦鹏及其业务团队在业务开展早期,反复向客户展示一张《个人存款证明书》,上面载明秦鹏个人存款金额3.5亿元,以此证明自己的资金实力。但后来“爆雷”后投资者才发现,这张存款证明,实际是当初他在银行取得的银行授信,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未能提现,这笔授信以他个人的名义反存在该银行,由秦某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银行给他开出这张证明。
套路四,宣称托管行在中国建行,但让客户实际打款的账户和托管账户最后四位数不一致。有投资者表示,中金国瑞在深圳建设银行东海支行开了私募基金的监管账户,但同时,又用公司名字在该支行开了一个公司账户,这样,两账户高度相似,仅最后四位数不同。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该公司合同中接收投资款的银行账号为非托管银行监管的公司普通账号,投资款并未进入约定的托管银行监管范围内,脱离了监管。
套路五,宣传自己出劣后资金,高回报、保本吸引投资人。自2013年起,中金国瑞开始募集资金,类型是量化对冲基金,投资标的为商品期货、黄金和外汇等。中金国瑞宣称出资20%作为劣后资金,保护投资人的本金安全,每年给予投资者10%~15%不等的固定收益,超额部分归基金公司所有。
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还向投资者数次强调该产品为私募证券类基金,主要做量化投资,投向国内二级市场。但事发后,秦某承认该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按合同约定投资于中国国内的证券市场,而是将产品资金挪用并投资于外部股权投资、实物投资,甚至境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