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大幅波动 投资者"闭眼买"失灵 银行理财转型 投顾"闭眼卖"得改
时间:2020-06-17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源于债市上月的大幅调整,一向标榜稳健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也开启了净值滑坡。这让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第一次对“破刚兑”有了切身体会。

截至发稿前,今年新发行的中低风险的200只理财产品净值跌破了“1”。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某家股份行的一款产品,近半个月遭到了数十项投诉。还有一位投资某固收类理财过百万元的投资者略带调侃又无奈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现在每日亏损三位数,以后也不能再“闭着眼”选产品,真是“愁白了头”。

债市震荡,导致以投资债市为主的理财产品亏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一次对银行理财转型的“压力测试”。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会面临短期的阵痛,但会倒逼银行理财向权益类转型。“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加速设立理财子公司,但各家的权益类产品线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当前百亿元级别以上爆款公募基金产品频出,本质是居民通过增加风险资产配置获得更高收益的策略体现。时代在给银行系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机会,就看谁能把握机会了。”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孔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投资者不淡定

银行建议看长线

“一共投资了近120万元,现在每天都有三位数的亏损。”投资者林女士对《证券日报》记着表示。今年农历春节后,林女士投资了某股份制银行的定期开放型固收理财产品,初期净值稳步上升,但是从5月中旬开始,产品净值持续走低,到了6月上旬,对于林女士个人来讲,此笔投资已经“浮亏”。

在此之前,林女士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还从未遭遇过亏损。而这个产品,银行理财经理也很明确地表示,只有“很小的概率”会亏损,但这个“很小的概率”却被她撞上了。

银行理财在资管新规的约束下,估值方法由摊余成本法向市价法转变,会更快速反应资产价格的变动,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净值下跌。甚至不少刚成立的产品净值破“1”,这让不少如林女士一样的投资者感到意外,甚至有一些投资者将情绪宣泄到了网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某股份行推出的“N天成长”系列产品,从5月底到6月中旬,遭到了投资者49条投诉,甚至还有投资者对其发起了集体投诉,集体投诉量截至6月16日下午已超120条。另外,包括一些大行、城商行的产品也面临投诉。

上述“N天成长”系列,提供从28天到1年期的多期限产品供投资者选择。其宣传页面显示,该系列各期限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从3.8%到4.78%不等。但是与其他固收类理财一样,其自5月中旬以来发生净值下滑,如“90天成长1号”。该产品刚刚公布了截至6月14日的净值,尽管净值已较前一次披露时有所回升,但近1个月涨幅仍为-0.5%。有新购买产品的投资人认为,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等级并不匹配。

不过相对于投资人的“不淡定”,商业银行则呼吁投资者目光要放长远:“近期产品净值回撤主要受到债券市场下跌的影响,但从回撤幅度看,远低于中债指数和同类型其他产品,建议可继续持有产品,耐心观察净值走势,不必在市场恐慌杀跌时赎回,避免频繁操作反而影响收益。”

“基于债券资产兼具资本利得和票息收益的特点,经过此次调整债券的投资价值也在逐渐回升,我们建议投资者对这轮调整无需过度恐慌,理性对待产品净值短期波动,立足长远以获取财富的增值,静待花开”。上述银行还对投资者回复道。

“债券价格在5月下旬出现大幅波动,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在净值上有所反馈,这是资管新规下的理财产品的正常波动,投资者要慢慢适应。事实上,尽管市场出现罕见波动,但大多数产品近1个月净值波动都在1%以内。并且债券的价值是由其内在价值,即未来现金流决定的,债券价格下降,正好表示投资窗口正在出现。”沪上某大行债券交易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经过这次净值波动,投资人对银行理财的心态已经有所变化。有银行理财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感受到赎回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多,大家多数还是看中长期。投资人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目前的债市调整,反而是个建仓的好时机。”

但林女士还是准备转让产品,“我买的期限比较长,已经约好了理财经理,过几天就去柜台办理转让,因是第一次办理转让,需要去银行网点现场办。”在林女士看来,“这次后,我得学学炒股了。”

净值波动

银行理财转型的“压力测试”

截止到6月15日下午,《证券日报》记者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梳理,今年以来发行的R2(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银行产品中,公布累计净值低于1的产品多达204只,净值最低仅为0.9544。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系理财产品出现浮亏,之所以引发较多讨论和关注,原因在于:一是银行系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总体上较为保守,偏好稳健型产品,心理准备不足;二是长期以来银行系理财产品处于隐性的刚性兑付之下,较少出现亏损现象,即使亏损也刚性兑付。

天风证券认为,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债市大幅调整时期出现小幅回撤,与债券基金表现类似,是正常的,也恰说明我们银行理财开始回归“代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