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3日对中出台“断航”政策后,6月4日,民航局发布最新《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与此同时,民航局公布了具备国际客运航班接收能力的37个口岸城市名单,II类机场全部在列。
这正好呼应了证券时报·e公司当日早晨发布的调查报道《海外留学“疫”发艰难II类机场应火线加开国际航班》。该报道称,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机场防疫手段的优化,可开放更多航班和II类机场,疏解我国数十万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堰塞湖”问题。
根据通知并结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来看,民航“五个一”政策仍将继续保留,但该政策的先决条件(“第5期”航班计划)有所放开,名单外航司可申请复航。并且,在风险可控下,可适度增加部分具备条件国家的航班增幅。与此同时,民航局创新性设计了“奖优罚劣”机制,实施航班奖励和熔断措施。
民航局最新发布解读称,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预计目前保持通航的23个国家44个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预计恢复通航的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卡塔尔、肯尼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莱、乌克兰、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个国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个。
此外,一系列调整意味着,不仅从美国飞往中国的航班会增加,接收口岸城市也不再局限于“第5期”规定的城市。新规下,II类机场全部在列。同时,根据美国交通部文件内容,其在6月3日发布的中国航空限制政策,或将迎来相应调整。
针对美方限制举措,6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此前,中国民航局同美国运输部一直就两国航班安排保持密切沟通,本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安排进展,现在中方也已宣布政策调整,希望美方不要为解决问题制造障碍。
民航局作出调整
专家这样解读
最新《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共有九项具体安排,重点涉及“五个一”政策的执行,是否可新增外航航线,以及防疫安排等多方面内容。
一,“五个一”政策继续保留。
民航局通知显示,已列入民航局3月12日官网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以下简称“第5期”)航班计划的中外航空公司可以上述航班计划为基准,继续按照以下原则执行自/至中国的国际客运航班: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上述航线航班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调整境内外航点。
依据此项安排,“一家航空公司在一个国家只能保留一条航线,并且一周最多仅有一个航班”的“五个一”政策仍将延续。“其实原则上还是没放,但是因为国外疫情形势的分化,呈现了更精细的动态调整。”某民航业专家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二,放开“五个一”政策先决条件,名单外航司可申请复航。
实际上,对于有条件的放开“五个一”政策市场早有预期,此次最新通知的最大看点即在于该政策的调整空间如何。
根据此次通知,自2020年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这意味着,此前不在名单上的达美、美国航空等外国航司均有机会复航中国航线,滞留国外的留学生等可选择的回国航班也将增加。
根据民航局最新解读政策,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前期暂停执飞我国客运航班的95家外国航空公司。
由于沙特、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朝鲜、蒙古、以色列、阿曼、土耳其、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印尼等国家仍实施行政停航或限飞禁令,上述国家的31家外航可能暂时无法恢复至华国际航班。因此,6月8日起每周实际执飞的国际客运航班量最多不超过64班。按照3月26日以来每周实际执行率75%测算,每周实际航班量约为150班,实际增加50班;预计每周航空口岸入境人数约33000人,平均每日入境人数约4700人。
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预计目前保持通航的23个国家44个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预计恢复通航的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卡塔尔、肯尼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莱、乌克兰、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个国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个。
另外,通知还指出,在风险可控并具备接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度增加部分具备条件国家的航班增幅。
据民航局介绍,这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迄今向我输入病例较少且同我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二是综合考虑我海外公民较多、刚性回国需求强烈的国家;三是满足远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输入风险的国家;四是境内外有复工复产需要、已同我国建立“快捷通道”的国家。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五个一”政策之后,国际航班砍线至少超过90%,预计“五个一”政策的执行时间还要取决于国际疫情的发展情况,业内估计可能要持续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