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市场研判与展望:风险偏好短期下挫,紧抓内需与科技板块。
研判一市场主逻辑正转变,由前期的分母端宽松流动性转为分子端基本面修复:主要系国内外普遍由疫情最严防控期陆续转入经济重启期,流动性宽松边际减弱,而经济修复预期逐步进入观察与验证期;研判二中美摩擦升温,风险偏好短期下挫:美国疫情失控与经济衰退压力下,特朗普政府“祸水东引”为大选拉票,美方发起的经贸、科技、金融、政治等摩擦不断,为有效应战我国反击战略举措不得不发;中美摩擦升温,风险偏好短期下挫,正促使年内市场二次回调;研判三市场反弹动力阶段转弱:随着市场逻辑由流动性驱动转变为基本面修复,叠加中美摩擦升温、风险偏好短期下挫,使得反弹动力阶段转弱;其中,后疫情下本轮基本面修复弹性偏弱,主要系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节奏较为缓慢,同时总量政策理性务实而非强行刺激,使得经济恢复力度偏弱,经济活力与企业盈利的修复需要耐心;
研判四扩大内需战略下,市场结构性机会更偏向内需与科技:美国发起针对华为的半导体出口禁令的科技战及扩大实体名单的科技围堵下,或强化芯片、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等技术瓶颈突破与国产化中长期逻辑;叠加今年经济以扩大内需为主,推动消费回升、扩大有效投资(“两新一重”),或将有力落实中央近日强调的“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战略部署,及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政策;以上科技反制、扩大内需战略的双重催化下,或将促使市场结构性机会更偏向科技与内需。
2、政府工作报告简析:目标与政策务实,稳企业保就业扩内需促改革为重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幅明显压缩、重点突出,目标与政策务实,淡化总量刺激政策,而以“六稳六保”为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以稳企业保就业促改革扩内需为工作重点。
——形势研判与量化目标。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也具备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只要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难关一定能闯过。关于今年没提出具体GDP增长目标,但根据今年财政赤字率3.6%以上、净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预算规模,可以推算20年的乐观名义GDP增速为5.4%,剔除平减指数后,预计20年实际GDP增速区间在2-4%。就业、物价、贸易、居民收入等目标方面相应普遍随GDP预期目标而下调,今年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加大减税降费与金融支持,优先稳企业保就业。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为六保之优先任务,守住“六保”底线,稳住基本盘,其中保市场主体、稳企业为根本抓手;疫情冲击下,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流动性纾困为稳企业之重点。首先,加大减税降费,今年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其次,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等。
——宏观政策:财政力度略超预期,货币阶段宽松可期。财政政策方面,与19年相比,20年净增加政府债券规模约3.6万亿元或73%(净增加包括财政赤字预算净增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1.6万亿元);合并考虑以上三项口径,2020年共新增政府债券约8.51万亿元,财政赤字率将由19年的4.95%大幅提升至8.5%附近,积极财政政策整体力度略超预期。
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配套财政发力,宽货币宽信用有望延续。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20年的M2、社融同比增速预计在11%、13%附近(较19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基本能保持在最近4月的近三四年的高位水平。为了配合年内大规模政府债券的发行,预计货币政策将通过降准或者公开市场操作,宽货币宽信用有望延续,以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近两月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短期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投放边际放缓,但后续随着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财政政策加码落地,届时货币政策大概率再次宽松,预计双降只会延后但不会缺席。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报告提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我们认为,疫情波浪式显著冲击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下,且美国当局持续发起的经贸摩擦纷争,外需出口下滑压力持续,扩大内需战略为不二之选。
报告从推动消费回升(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重点是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扩大有效投资(两新一重”)两大方面做出安排。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拟通过增加今年地方专项债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