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20亿财务造假1个月后,瑞幸咖啡再传噩耗。
5月19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接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并将计划举行听证会。根据通知,听证会通常安排在听证请求日期后约30至45天举行。
在高管下台、资方隐退、投资者起诉等各方负面消息汇集之际,退市的消息仍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上市一年即遭遇强制退市,瑞幸咖啡的剧情发展速度超乎市场和投资者想象。
5月20日凌晨,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发布声明对此事做出回应。声明中称,对于瑞幸咖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再次向广大投资人、全体瑞幸员工和客户道歉。目前公司也已根据阶段性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处理相关责任人、重组董事会、更新管理层、积极进行整改,“但纳斯达克不等最终调查结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对此我个人深感失望和遗憾。”
回顾以往,瑞幸咖啡的一路狂奔曾造就“18个月IPO”的辉煌战绩,如今来看,瑞幸400亿市值的神话,不过是“大梦一场空”。而在大量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之际,后续瑞幸事件能否加速中概股的回归?
瑞幸接到NASDAQ退市通知,董事长凌晨发声明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精准地形容了瑞幸咖啡的美股上市旅程。
在停牌42天后,5月19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接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并将计划举行听证会。
纳斯达克要求瑞幸咖啡退市的理由,共列出两点:一是瑞幸4月2日披露虚假交易的信息引起公众利益担忧(上市规则5101),二是瑞幸此前未能公开披露重大信息,未披露用于执行此前披露虚假交易的商业模式(上市规则5250)。
对此,瑞幸咖啡计划向纳斯达克听证会专家组及时要求举行听证会。期间,瑞幸将继续在纳斯达克挂牌,并等待听证会的结果。瑞幸表示,不能保证专家组会批准公司继续上市的要求。根据通知,听证会通常安排在听证请求日期后约30至45天举行。
5月20日,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发声明称,对于瑞幸咖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再次向广大投资人、全体瑞幸员工和客户道歉。目前公司已根据阶段性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处理相关责任人、重组董事会、更新管理层、积极进行整改,但纳斯达克不等最终调查结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
陆正耀在声明中还说,“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一直处于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夜不能寐。公司如果退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必将继续加大,但不论怎样,我都会倾尽全力维持门店运营,竭尽所能挽回股东损失,让瑞幸这个品牌能够走下去。”
回顾瑞幸咖啡的上市之路来看,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发行3300万份ADS,每份定价17美元,共募集资金6.95亿美元,市值达42.5亿美元,成为年内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当日开盘即以25美元高开,涨幅接近50%。
而再向前追溯,瑞幸咖啡的首家门店于2018年1月试营业,至今不足两年半的时间。在资本的推动下,瑞幸咖啡“狂奔式”IPO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创建18个月即上市的速度更刷新了国内互联网企业IPO纪录。如今来看,不过是“大梦一场空”。
已遭境外投资者起诉
面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投资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在预料之中。
今年2月,在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公司发布关于瑞幸咖啡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的报告之后,已有多家美国律所在美国纽约南区法院对瑞幸咖啡提起集团诉讼,指责瑞幸发布实质性虚假或误导信息以及未披露不利信息。在4月2日瑞幸自曝财务造假后,新一波的集团诉讼潮再次开启。
根据香港高等法院公布的5月15日审讯案件表,当天上午10点半,14家境外机构起诉瑞幸咖啡一案在香港特別行政区高等法院开庭审理,审理过程可对公众开放。目前尚未对外公开判案书。
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持有瑞幸咖啡的全部机构为240家,持股总数为69354.85万股,持股占比34.43%。其中,56家机构在今年一季度增持,146家新进建仓。
5月11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其原第三大机构股东CaptialResearchGlobalInvestors清仓了公司所有股份。据瑞幸向SEC提交的文件,截至2月10日,CRGI持有瑞幸9.2%的股权。
此前,据外媒报道,开曼群岛和香港的法院下令冻结瑞幸咖啡资产。冻结令将限制瑞幸咖啡在开曼群岛和中国香港注册的实体之间发生任何资产出售或转移。
今年1月,瑞幸咖啡在IPO后再度收割一波融资,彼时其通过同时出售股票和债券筹资共8.65亿美元。正是此次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提起诉讼,寻求追回约1.557亿美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损失。投资者称,瑞幸高管在筹资时已经意识到销售额有所伪造。
与此同时,瑞幸咖啡的两名高管已经“被辞职”。5月1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终止首席执行官钱治亚和首席运营官刘剑的职务,要求他们从董事会辞职,并收到了辞呈。
有法律人士指出,美国法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处于“零容忍”状态。在2001年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
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规定,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最高可判处25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