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引言:定增新周期下我们建立定增另类研究范式(已发布5篇),帮助投资者优化一二级投资策略,包括总结定增收益规律、挖掘定增与业绩增长的关联规律、比对分析新预案增量变化与趋势、探寻二级市场投资策略有效性、验证定增主动行业比较、风格比较策略有效性。本篇为第六篇,我们通过细拆2010年至今2200余例1年期机构参与定增项目投资者结构,横向比较重点7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并探究新规下最新22例竞价项目参与度及报价规律。核心结论如下:
第一,定增投资者构成:公募基金1年期定增参与度最高,认购项目近6成,认购规模占网下发行总规模33.98%。银行理财实际为定增重要资金供给之一。
第二,定增投资者行为特征规律总结:①险资和国资投资行为一致性较强,均看重基本面和估值性价比;②个人和PE/VC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相似性;③公募处于腰部思维(如市值、估值、业绩增速),基金子公司行为更灵活;④PE/VC资本注重成长性,公募/险资/券商等金融机构偏好基金重仓热门项目或行业,国资和险资偏好成熟型行业与国企属性;⑤国资和险资十分注重历史低估值,个人和PE/VC较激进(13-16年);⑥个人投资者偏好小市值、小规模,国资和险资偏好大市值、大规模;⑦险资着眼高ROE。
第三,定增投资者收益特征总结:①基金、券商偏好热度较高项目,折价率较低,收益率和胜率也较难跑赢市场整体,建议精选项目;②险资和国资参与定增相对谨慎,但常认购较大规模项目且收益平稳较优;③个人投资者较依赖择时,在13-16年收益显著。
第四,新规定增竞价项目投资者参与度及报价规律总结:①平均折价率14.45%,项目间折价率加剧分化;②配套融资折价率较高,高于项目融资;③公募持仓较高项目折价率偏低,持仓较低项目折价率较高;④公募基金参与度较17-19年回升但仍低于历史整体水平,平均获配金额占比24.64%,报价差异较大,目前较为保守。
核心假设风险:定增监管超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疫情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