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数据港核心分享的是阿里云计算的增长红利数据港作为阿里云第三方IDC供应商,核心分享的是阿里云计算的增长红利,核心驱动是云计算行业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关注:阿里云数据中心扩张、落地节点和上架节奏。
1)供给:公司深度绑定阿里,承接阿里云数据中心全国部署,19-20年在建工程大幅增长,截止2019年末累计投资额占比44%,随着项目逐步交付,未来2-3年业绩释放确定性强。2)需求:数据港核心资源主要布局北上广、江苏浙江等地,深度绑定阿里云,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十分明朗,构筑起批发型IDC的竞争壁垒之一。
批发型IDC供应商,承接阿里云IDC需求,资源储备充足静待业绩释放数据港成立至今积极绑定阿里等互联网厂商提供定制化IDC服务,经过十年发展,数据港已成为我国第三方批发型IDC翘楚。截止2019年末,可运营5KW标准机柜数28200个,IT负载合计140兆瓦,且大多于2019Q4交付,上架空间很大。预计21-22年可运营机柜达4.0-4.5万个,IT负载合计达到200-230兆瓦,公司资源储备充足、在建工程量大,业绩确定性强,更具增长潜力。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
核心关注:阿里云数据中心扩张、落地节点和上架节奏,业绩释放确定性高公司目前已在张北、江苏、内蒙古、浙江、广州等地开展IDC建设和运维服务,张北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截止2019年末,公司已运营17个数据中心,累计投资额完成进度44%。以数据港目前的进展来看,其可运营的机柜量占比约占阿里云数据中心总比例15-20%,整体储备量占比不到40%,未来3年阿里计划投资2000亿元用于云基础设施建设,将陆续释放其数据中心需求,公司未来依然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收入与成本角度:承接阿里云数据中心,主要关注规模增长和上架爬坡节奏收入角度:主要关注IDC规模增长,整体IDC体量的增长和资源扩张性,以及核心地带资源的部署。公司承接阿里需求因此IRR较低,但爬坡节奏较快,上架率高。
成本角度:高设备资本支出,高折旧,高电力运维成本。承接阿里云需求,提供定制化IDC服务,租金成本承担相对较少。
为什么配置IDC行业?市场空间大+景气度高+成长性强+确定性高+资源稀缺性近五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整体增速(3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随着5G商业化进程加速,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需求增加产生大量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建设浪潮目前看不到尽头;海内外云厂商云服务营收持续快速增长,验证云计算产业高景气度。
政策对核心城市数据中心的规模和能耗的限制要求更加严格,一线城市及周边行业供需缺口较大且将持续存在,有利于公司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拓展资源。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阿里云核心第三方IDC供应商,看好其分享云计算行业增长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3和2.68亿元,同比增长39%和74%,EBITDA分别为4.8和7.6亿元,对应EV/EBITDA为30X和19X,2021年行业平均为20X,万国数据22X,奥飞数据25X。长期来看:未来3.5-5.0年公司整体净利润水平有望达到5-6亿元,2019年末公司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未来4-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35-40%,仍有较大业绩增长空间,给予“推荐”。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IDC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产业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