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从基建到新基建的五个细节
1)保就业是更加重要的目标,保就业需要多少增速?每年需要解决1800-1900万左右人的就业问题,每年有600-700万人退休,提供11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或需要4.7%-5%之间经济增速。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能够充分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及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就业人口。
2)二季度外部俯冲或加速,需要系好安全带,外需可能拖累出口和GDP多少?
根据测算,二季度出口增速下行的区间或在-7%至-25%(2009年Q2出口同比降幅最大达到-23.53%),对GDP的影响幅度区间在-0.51%至-1.87%。
3)按照保就业需要的4.5%到5%增速来看,需要多少基建增速?我们使用倒推法,测算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在12%-25%左右。
4)基建的资金增量和一个可能超预期的统计细节?我们预计在积极的财政作用下,全年基建可以做到12.9%-18.5%,基本可以满足稳增长需要的基建增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对基建增速的测算,可能会因为基建体量(2019年的基建规模)的问题存在较大的误差。这个统计细节,可能会使得基建增速有超预期高的可能。
5)新基建有一部分并不统计在基建内,需要细细思辨。我们预计7大领域合计投资规模在2020年能够达到2万亿-2.45万亿。相比2019年,增加2400-5500亿。增速为13%-29%。。
【策略】并不仅仅是超跌反弹
经济衰退与危机的担忧料将持续存在,问题在于节奏。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与财政刺激加码,权益市场或迎来定价失灵修复与估值驱动加强。“再通缩再对抗”经济政策格局,决定了“大避险小逐险”市场格局,四月行情可能并不仅仅是超跌反弹,而是“对抗占优驱动小逐险”的窗口期。当前投资者有充分的理由悲观,这是不可避免之重。几项中期悲观因素对于市场短期冲击并未持续强化。美元流动性缓解信号更加显明,定价失灵修复驱动反弹。市场运行趋向平稳,宽松政策估值驱动效应有望显现。战略配置内需基本盘,坚守价值,把握三大投资主线。我们仍强调三条基本主线:一是在美元流动性紧张情况下被动抛售的优质资产,重点看好医疗保健、日常消费、金融领域陆股通相关标的,二是风险偏好提升条件下,更加具有弹性的新基建领域,以及稳增长相关的建筑建材、家电、汽车领域投资机会,三是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或市场均值回归形成涨价品,重点看好农业、黄金、造纸、维生素等行业。
【固收】宽松政策加码,债市投资机会展望
二季度债市焦点料将从海外回归国内,虽然逆周期调节大方向确定,但预计具体的政策组合方式明确之前收益率维持震荡。后续来看,基本面和流动性继续利好债市。二季度或受外围环境影响,经济恢复情况不及此前市场预期。流动性方面,宽松利好仍将持续,短端利率维持稳定,期限利差走扩再次为交易提供保护。短期可能对债市造成扰动的主要是财政政策加码。尽管财政政策加码会对债市形成扰动,但是最终市场走势仍然需回归基本面,即对于政策能否带动经济回暖的效果判断。总结来看,未来债市关注焦点预计将从海外疫情及金融市场波动转向国内政策落地情况及3月的经济数据恢复情况。对于债市投资者而言,需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确定性。信用债方面,当前基建政策发力被中央高层再次提及,叠加专项债持续放量,以及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继续推进,城投平台融资政策或有进一步放宽迹象,城投债或将继续成为下沉资质的首选品种。可转债方面,龙头转债价格回归,建议关注内需板块和政策主线。
风险提示:
疫情冲击供给端,全球财政刺激驱动供给端,流动性高度充裕,全球通胀快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