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海外疫情进一步蔓延。这不但影响了中国外贸企业的海外需求,还影响到全球供应链。中国进出口所受的冲击,可能要比国内疫情带来停工停产的负面影响更大。
以东莞为例。作为全国制造业外贸型的典型城市,东莞近来接连发生因海外客户取消订单造成巨大损失而关闭结业的事件。3月21日,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知名品牌耳机制造商佳禾电子因疫情影响拟清退出厂;同日,东莞著名成表厂东莞精度表业因美国最大客户取消全部订单,公告称公司面临随时关停风险,主动劝退员工另谋高就,并全厂放假至少3个月。3月24日,现有员工1200多人的玩具制造商泛达玩具因欧美大规模取消订单,导致公司业务量骤减,资金链断裂,宣布结业。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同比下降17.2%,进口同比下降4%,贸易逆差70.9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商业协作平台Tradeshift支付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工厂关闭,1~2月中国通过其平台处理的国内外交易量下降17%。从2月16日开始的一周内,中国总体贸易活动下降了56%。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介绍,商务部正全力强化财税、金融、保险领域的稳外贸举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恢复外贸生产运营秩序,包括及时足额实现出口退税,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最大化防止订单流失,保证外贸企业正常运行。
就在上个月,深圳一家知名手机出口企业获得了一笔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高达748.51万美元的赔付金额,原因是该公司在出口产品时,海外买家发生了拖欠行为。
海运运力大降空运成本飙升
外贸的复苏必须有正常的国际物流来保障。但无论是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的海运,还是最为便捷的空运,都面临着相同的难题。
中国港口协会数据显示,整个2月,集装箱业务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国内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9.8%。3月以来,伴随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进度在加速,八大枢纽港口吞吐量加速复苏。其中,3月第三周(16日至22日),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6.2%。珠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业务明显提速,深圳、广州两港环比增速均超过20%。
尽管如此,中国港口协会仍表示,全球疫情升级将对全球贸易造成冲击,对港口业带来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半已经宣布“封国”。根据英美等国预计,疫情最早将在10到12周左右得到基本控制。可以预见,二季度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市场供应将出现显著的结构性萎缩,将直接影响外贸枢纽港口集装箱业务量。“初步预计,二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有可能同比回落5%~10%左右。”
受困疫情扩散,海外港口则面临停工难题。这意味着,就算货物能从中国运出,但到了海外港口仍无法卸货。
“中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停滞之后正在苏醒,这让人松了一口气。”联合船舶经纪公司(AlliedShipbroking)研究主管GeorgeLazaridis表示,“但如果汉堡、鹿特丹、洛杉矶和纽约的卡车司机和起重机操作员不能工作怎么办?谁来处理这些货柜?”
航空货运更是遭遇“至暗时刻”。
3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通知要求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一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根据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将下降到130班左右。
空运运力的断崖式下跌,也造就了航空货运价格的直线飙升。联邦快递、DHL、UPS等国际快递纷纷提价。深圳一货代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在基本每周一个价,相比疫情之前,现在货运综合成本涨了一倍有多。”
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取消订单也对外贸企业造成致命打击,比如疫情重灾区的欧美区,云集了ZARA、HM等多个知名快销服装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上述企业在全球采取大范围闭店等措施,销售受到影响。
3月中旬开始,上述知名快消服装品牌经营形势急转直下。一方面,有的欧美客户前一天还在催货,后一天就突然取消订单。另一方面,未取消订单部分的付款周期显著延长,部分货品的付款周期直接从数十天延长至近百天,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现金流负担。
外贸转内需
短视频直播望成带货风口
“疫情对公司的国内外业务都有一定影响,现在我们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加大内销的比例和折扣的力度,最近在抖音和快手都开通了短视频的号,希望也能用新媒体的手段带带货,把我们的太阳能路灯多卖出去一点。”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最近,国内企业的外贸订单遭遇延期甚至取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外向型企业加大内需开拓力度,在国内拓展新型消费成为普遍的选择。
“其实,一些外贸服装店内销售的号称原单、尾单的服装,多数来源于承接国外品牌订单的服装厂,因余料较多或成品有些许瑕疵而流入国内市场。不过,国外品牌在境外订单的余料都会控制在极少量的范围内。”在深圳笋岗外贸服装市场经营外贸服饰多年的陈小姐告诉记者,最近有好几家企业主动联系,希望把一些多余的货“外贸转内销”。
从事服装纺织贸易行业的黄惠(化名)介绍,自己认识一些为优衣库等品牌代工的工厂老板,现在做日本市场的工厂可能会比做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