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深度复盘:二级市场如何参与定增:买入时机、增发类型、卖出时点
时间:2020-03-17 00:00:00来自:天风证券字号:T  T

1.定增市场的周期起伏与市场特征

定增新规落地,新一轮定增周期向上。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数量直线上升,2月份更是创下了历史单月最高预案家数50家。其中,56%为定价定增,44%为竞价定增;54%以董事会预案日为基准日,46%以发行期首日为基准日。

指数走势与定增政策周期表现较为一致,特别是创业板指。其核心反映的是企业再融资行为(项目融资或并购重组等)的顺周期特征(经济周期与产业周期):定增政策放松->并购重组规模扩大->上市公司业绩增厚->指数上行。

2.定增事件的短期超额收益,如何参与?

①定增预案公布后,超额收益先降后升;[1,10]日超额收益持续为负值,但负向冲击逐步收窄;发行期平均超额收益9.5%,主要来自[股东大会日,审核日]。

②发行期间,超额收益较大的行业有纺服、农业、地产、建材、电子、军工等,负超额收益仅有两个行业:休闲服务和轻工。

③股东大会日、审核日、批文日,定增股的短期事件效应逐步衰减。

④若想获得较高的短期事件收益,买入时点可为:董事会预案日后10日;卖出时点可为:发审委审核通过日;核心是:避开董事会预案日的短期冲击([1,10]日),而尽量获利更多的[股东大会日,审核日]的持有期收益;预期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有:8.9%-12.3%。

3.定增解禁是压力还是机会?

①历年定增持有到期(发行日-解禁日)收益率15.2%,但破发率57.3%;②壳重组、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等持有期收益较高,分别有78.6%、34.1%和33.7%;③定增解禁日前后,个股表现为负的超额收益,[-30,20]窗口期尽量避开;④若折价幅度过大,则解禁日之后存在一定超额收益,但可操作空间不大。

4.以发行日为定价基准日,是否存在“股价抑制”现象?

结合当前的新规看,可以简单理解为:定价定增是“董事会预案日/发行期首日的80%+限售18个月”,竞价定增是“发行期首日的80%+限售6个月”。

以董事会预案日为基准日的定增(定价或竞价)优势在于提前锁定价格,而以发行期为基准日的定增(竞价)优势在于锁定期短。

对于发行期超额收益的影响,并非在于定价或竞价,而是在于定价基准日是预案日或发行日。预案日为定价基准日,平均超额收益12.3%,而发行日为定价基准日,平均超额收益-11.6%。

因此,对于已锁价的标的,可在发行期间参与,预案日10个交易日之后介入;对于未锁价的标的,股价有抑制作用,发行期间较难有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国内外不可预测事件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