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策略点评:从政策角度看海外科技板块崛起之路
时间:2020-03-17 00:00:00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美国:“军转民”和“信息高速公路”

推进科技板块发展前,美国面临滞胀和外贸的双重威胁。1973年和1979年,先后爆发了两次能源危机。在油价大幅上涨的拖累之下,美国CPI迅速上升,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日本汽车产业的逐渐崛起使美国出口份额逐渐下滑。

美国在转型中最重要政策重点分别是鼓励企业成为研究主体和“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拜杜法案》和《技术创新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使得联邦政府资助企业研究、推动技术发展的行为合法化。“信息高速公路”则使美国走上信息化道路,也是PC互联网以及科网泡沫产生的政策前提。

在当时政策的刺激推动下,无论从宏观还是资本市场层面来看,科技产业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追捧。资本层面来看,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代表科创企业的纳指在80年代明显跑赢代表蓝筹的道琼斯以及代表大盘的标普500指数。科技类行业占比也在逐渐提升。另外,以微软、Intel、思科等为代表的龙头公司的市值也迅速超越了传统的能源和工业巨头。

日本:“官产学”模式的起源

“官产学”模式起源于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为保护国内计算机产业,通产省组织所属的电子研究所与日本最大的五家半导体企业组成VLSI研究组合。项目计划投入737亿日元,其中政府以无息贷款的形式提供291亿日元。

VLSI研究组合模式使日本半导体行业一度登上顶峰。在VLSI研究组合任务完成后,日本半导体占全球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1990年全球销量前十的半导体公司中有六家是日本企业,而当时参与VLSI研究组合的五家公司全部位列其中。市场角度来看,信息板块受到追捧,显著跑赢大盘指数;同时,整个市场中信息板块的市值占比也出现明显提升。

韩国:电子产业联盟

韩国的科技行业真正开始腾飞是在90年代左右,其外因或许是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80年代末,韩国工贸部牵头电子通信研究所与企业及高校成立了韩国版的“官产学”。

在政策的支持下,韩国科技产业开始崭露头角。韩国电气与电子指数在政策持续期间大部分时间跑赢全市场,且行业权重也有明显上升。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基本面大幅恶化。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