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报告: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
时间:2020-03-12 00:00:00来自:广发证券字号:T  T

报告摘要:

疫情全球发酵,从事件冲击演变至链条传导。中、美、日、韩、英、德、法、意、西班牙及伊朗在内的十大重点疫区的GDP及进出口总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3%和48%,链接世界各国经济脉搏。由于疫情国多为顺差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由“需求”蔓延至“供给”。

全球供应链扰动,中国影响由内及外。2000-2017之间,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之首,产业链全球最长最全,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供应链辐射中心。全球疫情发酵下中国的影响分为两个步骤:中国供给按下暂停键后率先冲击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对当前疫情国的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海外供应链梗阻与需求回落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中国。

供需视角,看全球供应链变动对中国产业影响。首先,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供给方,供给能力从“暂停”至“逐步修复”。后续影响中国供给(出口)的因素主要在于疫情发酵下的全球需求。其次,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需求方,日韩德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来料进口国。若疫情影响了海外供给/物流停滞,将对中国进口链条的产业产生影响。

步骤一:中国作为供给方,疫情国需求影响中国出口。①路径一受损:

中国出口流向疫情国占比最高的商品率先受影响(服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学与精密仪器、化学品、空调等);其中,需求弹性大/附加值低的可选消费品需求很难随着疫情的缓和有爆发性的修复,负面影响程度更大(服装、玩具、家具、家电)。②路径二受益:疫情国全球市占率具备优势,供应链受阻后中国供给形成替代的行业将阶段性受益(集成电路、面板、汽车零部件)。③路径三受益:中国供给恢复,海外需求平稳或上升的行业边际改善(口罩等医疗防护、光伏设备)。

步骤二:中国作为需求方,疫情国供应链影响中国进口。三条潜在路径——①路径一:中国进口来自疫情国占比最高的商品率先受到影响,其中需求弹性大/附加值低,海外成本具备优势的进口来料品由于同质化高国内或有替代品,因此进口链条受阻的影响不大(化学品、塑料制品);②路径二受损:自疫情国进口的高附加值零件/设备面临断供与涨价风险(光学影像、医疗器械、车辆及零部件、PCB、集成电路与半导体等)。③路径三受益:沿着上述思路,从疫情国供应断裂的高附加值行业寻找“国产替代”良机(光学影像器件、半导体、医疗器械)。④路径四:当前资源品进口受疫情冲击小,价格下行使国内进口链的下游行业成本下行(矿石、能源),但需要对中国工业生产保持跟踪。

核心假设风险。经济下行超预期,疫情风险,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