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策略观点回顾——西风冷、东风暖,海外风险释放,中国资产相对抗跌1)去年11月率先并持续推荐“中国核心资产新主角——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2)逆向思维价值投资、平衡市结构行情,警惕“水牛幻觉”,详参20200131《价值投资的胜负手》、20200216《平衡市下的结构性行情》3)20200223《西风冷,东风暖,顺风而行》,预警了海外风险,海外资产进入riskoff主导。
20200301《“倒春寒”之后,仍是科技创新的春天》提示科技股的倒春寒风险。
二、股市展望:短期海外仍需谨慎,中国资产短期“倒春寒”、中期“避风港”
第一、海外市场展望:1)未来数周欧美股市仍将震荡筑底、频现暴涨暴跌的不稳定状态,基本面预期受疫情压制,偏高的估值将调整。2)中期,基于美联储果断带领全球“大放水”、全球加强疫情防控的合作,我们判断2020年美股大概率是小熊市(20%左右跌幅)或震荡市(10%左右的涨跌幅),而跌幅超过30%、40%的大熊市仍是小概率,美股引发全球股市大熊市也是小概率。
第二、中国资产展望:短期“倒春寒”需谨慎应对,中期“避风港”逢低布局1)短期,中国A股和港股仍面临“倒春寒”的调整压力,警惕海外市场风险、中国上市公司3、4月份披露年报和一季报的业绩风险、股票融资或减持压力。
——短期海外风险蔓延,阶段性制约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力度。2月底开始A股的北上资金流入放缓。3月第一周投资于香港股票型ETF基金净流出5.9亿美元。AH溢价指数上升到130.4,高于2005年以来的3/4分位数。
——短期需警惕“满仓看水牛”乐观情绪PK股票再融资和减持提速的压力。目前基金股票仓位高,投资者融资买入占A股成交10.9%至历史高位,但IVIX指数显示后市A股波动率加大的风险。2020年经济遇困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资本市场更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重蹈2015年覆辙。近期“再融资新规”、“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吹响了号角。
2)中期,中国资产具有避风港的效应,中国A股和港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基本面上,中国刺激政策的空间和执行力更有优势。资金面上,中国股市正积极吸引长期资金,中期有望实现投融资双向扩容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长牛。
三、投资策略:熬过倒春寒,短期不追高,耐心逢低买,价值为盾,科技为矛。
1)短期“倒春寒”,防御胜于进攻,黄金以及低估值高分红“类债券”价值股有避险价值。短期的调整压力主要体现在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行情,阶段性价值股有相对收益。年初至今,以创业板成分股为代表的科技行情明显跑赢上证综指,与全球风险偏好产生明显背离,在后续行情调整中将得到部分纠正。
2)立足长期而耐心布局,物以稀为贵,中国各领域核心资产将依靠业绩驱动结构性长牛行情。首先,逢低精选中国科技型成长龙头,科技股是贯穿2020年平衡市结构型行情的最强主线,4月份或是科技股优质公司更好的买入时点,淘金新能源车产业链、5G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信息消费、智能制造、以智慧城市为主导的新基建等;其次,基于全球资产荒、低利率,配置性价比高的中国价值股(包括估值合理的消费股以及高分红低估值的“类债券”股)。
四、兴业证券行业分析师最新观点汇总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