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量化对冲型公募基金再度开放审批,成为基金市场近期的一个热点话题。2015年上半年受益于权益市场走强量化对冲型基金发展迅速,同时也由于发展的过快,A股市场不支持T+0交易机制,量化对冲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015年下半年,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不佳,以对冲和套利为首的资金在这期间大量流出。在2016年年初后证监会停止了该类公募基金产品的审批,之后基金整体规模开始下滑。而在2019年12月19日,证监会又重新开放了对量化对冲型公募基金的审批,目前已有7家基金公司上报的产品获批,或将开启新一轮的变革。
量化对冲策略特点
收益主要来源于Alpha,策略规避系统性风险Beta或适当放开少量敞口;
收益稳定,从历史数据较长的私募基金来看量化对冲策略始终保持着年度正收益的优秀业绩;
回撤低、波动率可控,作为标的资产多投向权益和衍生品的策略,其波动率和回撤仅次于债券型基金;
和其他资产、策略的相关性低,有着很好的分散组合风险的作用。
量化对冲策略展望
当前国债利率下行至历史低位,货币型基金及银行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均走低,量化对冲基金重新开闸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近期市场呈偏震荡走势,新冠病毒海外疫情持续发酵,造成国内权益、商品和利率债市场极高的不确定性,量化对冲策略可以在此时可以很好的规避系统性风险。
政策上来说,自2017年以来中金所多次调整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手续费等限制参数,可以看出衍生品市场正在降低门槛,逐步向广大机构及个人投资人开放,随之对冲成本也将大大下降,各类股指期权产品的面世也将拉动对冲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变革,成为资产配置方面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