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单向视频见证开户资格的券商员工,可以远程对客户录制的视频进行审核开户,但双向视频开户的券商仍需安排员工到岗上班,且见证人员的面部在见证过程中必须全程无遮挡。这意味着,即使在当下的特殊时期,员工在见证开户时也不可以佩戴口罩。
单/双向视频见证资格导致券商展业有别,行业已呼吁多年,在严控疫情的背景下,关于展业公平的呼声再起。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7家券商具备“单向视频开户”创新业务试点资格,这17家券商均在2014年底至2015年6月上旬抢先拿到该资格。自2015年6月股市异常波动至今,该项试点资格审批“戛然而止”,处于停滞状态,再也没有新增单向视频开户试点券商。
双向视频见证开户遇痛点
节后A股开市一周以来,整体先抑后扬,股票总成交金额达到4.14万亿元。在全国共同“抗疫”的特殊时期,券商按“最小化办公”原则安排员工轮岗,并尽可能将线下业务搬至线上开展。
各家券商经过前几年对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目前对个人客户的绝大部分办理需求均已经实现了线上化支持。开市以来,绝大部分的券商经受住了考验,线上业务平稳开展。然而,也有不少通过双向视频见证实现客户非现场开户的券商表示,这一周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A股开市这一周以来,有券商开户业务量环比、同比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也有券商称,客户在线开户数量同期增长较大(开户增长较大的数据也需要考虑到春节期间积压的开户存量)。但不论如何,在疫情期间,相比可采用单向视频见证的券商,双向视频见证开户压力要大很多。
华东一家大型券商互金业务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一方面,为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公司需要尽可能减少现场集中办公人员数量,这会相对增加客户等待接入时间,同时公司又需要根据每日不同的开户需求量大小随时调整办公人员数量,对人员安排和整体调度的考验都比较大;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很多客户会直接带着口罩进入双向视频见证环节,见证人员需要提示客户摘取口罩以便进行人脸识别,整个双向视频的交互过程会比之前要复杂,也需要客户的配合理解,疫情期间双向见证的难度会加大。”
该业务人士说,当前视频见证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按规定视频开户见证人员的面部在见证过程中必须全程无遮挡,所以不可以佩戴口罩等,但目前疫情防控要求员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同时由于客服中心人员密集,疫情期间不佩戴口罩会存在较大风险。
另一家华东的中大型上市券商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该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各个部门都可以戴口罩办公,但呼叫中心不行。解决办法是分散座位,有见证开户的需求时把口罩摘下来。即便如此,员工的意见还是很大。”
疫情防控期间,原本人手就不够,更无法安排员工加班。双向视频见证开户的时间限制是9:00-17:00,但客户开户很多是17:00至20:00这个时间段。由此造成的部分客户流失让他感到焦虑。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开市一周以来,各家券商都积极引导投资者采取非现场方式进行交易和办理业务,线上业务基本保持平稳。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必须在线下办理的业务,比如创业板、两融及期权等有明确规定临柜办理的业务,以及机构客户业务。一周以来市场先抑后扬,不少希望抄底的机构客户有临时的开户或开通相关业务权限的需求,证券公司需要进行协调。
但在上述高管看来,这些受疫情影响导致的线下业务量下滑是各家券商都面临的问题。对他而言,最为困扰的是因展业不公平带来的业务差距,这在年底的排名中会体现出来。
“展业公平”已呼吁多年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7家券商具备“单向视频开户”创新业务试点资格,分别是:国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长城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华林证券、湘财证券、中山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财富证券、恒泰证券、安信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国金证券。这17家券商均在2014年底至2015年6月上旬抢先拿到该资格。
不过,自2015年6月股市异常波动至今,该项试点资格审批“戛然而止”,处于停滞状态,再也没有新增单向视频开户试点券商。
有券商在充分调研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单向视频、后期校验等相关技术后,向中登公司报送了单向视频见证的系统架构及管理方案,但最终也没能迎来一个批复。
所谓单向视频开户,是指客户实时录制一段视频,记录关于本人自愿开户等事项的意思表达,代替现行的双向视频见证过程。证券公司在后台可以通过对投资者录像、身份证影像资料及在公安部身份证核查系统中的照片进行比对,验证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真实性。
实际上,单向视频见证开户和双向视频见证开户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北方一家拥有单向视频见证资格的券商互金业务相关负责人总结对比了以下几点:
单向视频见证的优势包括:
一、因不依赖员工在线见证,可以做到7*24小时开户,服务连续性好;
二、开户量大的情况下不强依赖更多审核员工,成本更低;
三、开户引流难度低,可以纯H5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