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保民生”为A股构建“底线思维”,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供给侧改革相配合为A股提供“进攻方向”,中美贸易摩擦趋缓更重要的意义是排除“下行风险”,春季行情的逻辑基础已基本夯实。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影响A股,我们强调三大核心判断:(1)“三大攻坚战”的紧迫性边际弱化。从“三大攻坚战”内容在通报稿中的位置来看,2018-2019年都出现在“明年重点工作”之前,而2020年出现在“明年重点工作”当中的第二条,在“新发展理念”之后,“确保民生”之前。从“三大攻坚战”内部排序来看,2019年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2020年为“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风险”。从“防范化解风险”的具体内容表述看,2019年重点是“结构性去杠杆”,2020年则强调“金融体系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对于A股而言,这一变化最重要的意义是即便市场普遍预期“稳增长”政策难持续,但“稳增长”向“调结构”的转变也不必等同于“稳增长”向“去杠杆”的转变,A股宣泄乐观预期后的下行风险得到了控制。(2)民生问题重要性提升,内涵也更加丰富。2018-2019年民生的重要性也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明年重点工作”中偏后的位置。但2020年“确保民生”出现在了“明年重点工作”的第三条,重要性显著提升。在就业、养老、医疗和住房等关键民生问题上,2020年的内容也更加细化。对于A股而言,“确保民生”为A股构建“底线思维”,是后续“稳增长”阶段性加码的逻辑基础。另外,房地产“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写进通告稿,也有利于稳定A股对房地产的预期。(3)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供给侧改革为A股提供了进攻的方向。高质量发展强调“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特别重视“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的提法,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当中“健全退出机制”“新三板改革”和“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区域新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另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内涵不断细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和财政政策强调政策协同“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这些都是未来一个阶段A股投资者挖掘结构性机会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另外,周五市场已在反映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带来的A股短期向上脉冲可能很快过去,而其中期意义在于阶段性排除了重要的下行风险,打开了其他逻辑条线发酵乐观预期的空间。随着能够线性外推的政策改善逻辑出现,以及海外环境下行风险阶段性排除,我们认为,春季行情的逻辑基础已基本夯实。
二、短期赚钱效应扩散波段已确立,且扩散程度尚不极端,先享受趋势,赢在当下。春季行情的逻辑基础已基本夯实,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通过量化指标来把握短期预期演绎的阶段和空间。目前量化指标指示,短期赚钱效应扩散波段已确立,且扩散程度尚不极端:(1)本周MA60强势股占比上行11.4%至43.4%,仍处于中位略偏低的水平,以市值和成交额加权的MA60强势股占比,同样指示赚钱效应仍有扩散空间。(2)本周MACD强势股占比上行8.7%至24.4%,弱势股占比下行4.8%至8.3%,上行动量继续扩散,下行动量继续减少。目前尚未出现顶部区域的特征。(3)本周融资情绪指数融资情绪指数上行5.7%至35.1%,重回上行趋势,融资交易资金活跃度提升,对市场形成支撑。(4)结构上,本周MA60强势股占比上行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非银金融、银行、计算机和传媒等。反映出顺周期低估值预期修复和科技成长板块内部轮动为主线的市场特征。
三、“底线思维”构建,高股息和破净股票迎估值修复契机。科技成长短期仍有赚钱效应扩散的空间,但需要逐步开始重视中期性价比问题;科技板块内部的轮动和扩散可能增加,关注短期5G硬件端向应用端轮动的可能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A股构建“底线思维”,“确保民生”和“稳就业”成为“稳增长”阶段性发力的逻辑基础。高股息和破净股票迎来估值修复契机。2019年5月以来中证红利指数持续跑输市场,2019年10月以来开始相对收益夯实底部,2020年春季可能是该指数修复相对收益的契机。继续强调看好“春季行情”顺周期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银行、建筑材料、非银金融和钢铁。另外,近期市场对部分科技龙头性价比问题的讨论有所增加。我们从总量角度评估科技成长的性价比,在不同时间维度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短期,创业板相对沪深300的强势股占比底部回升,创业板赚钱效应扩散和板块轮动仍有演绎的空间。中期,经风险调整后收益从2019年6月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的低位回升以来,截至12月13日已接近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的高位,创业板累计浮盈积累过高的问题客观存在,在其他方向有机会的阶段,创业板阶段性跑输相对收益是完全可能的。长期,创业板指的隐含ERP处于历史中值附近,如果考虑到2019Q4业绩显著好于2018Q4的估值切换,实际的长期性价比位置更优。基于这样的性价比评估,我们继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同时提示,短期科技板块内部的轮动和扩散可能增加,关注短期5G硬件端向应用端轮动的可能性。继续看好5G应用端的游戏影视和物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