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营销朱海荣:电影衍生品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时间:2019-12-0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在11月30日证券时报联合芒果超媒举办的“IP价值挖掘与产业协作”研讨会上,中国电影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荣表示,近年来,国内电影衍生品市场在不断壮大,但与电影票房市场相比,国内现有的电影衍生品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呼吁,源头上重视,并且专业化运营,系统性推动电影衍生行业实现“产业化”。

电影衍生产业空间大

在成熟的电影市场中,衍生产业收入是远超票房收入的。朱海荣介绍说,2015年之所以说是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元年,是因为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影业公司开始关注电影的衍生产业。但2017年到2018年,衍生品产业却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2019年,在电影衍生产业的领域里,《流浪地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标杆价值。据透露,《流浪地球》在衍生品上开发的品类有100多类,SKU数达1000余种,正版授权收入接近十个亿。

朱海荣表示,从《流浪地球》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市场空间很大,商机无限,但问题也较多。其一是未将电影衍生产业纳入到电影产业整体运营框架之中,直接致使衍生品开发拓展与电影创作生产的脱节;其二是还未养成IP消费意识;其三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在设计及运营层面;其四是盗版对国内正版衍生品的严重冲击。

据介绍,在美国,在日本,甚至在韩国,电影衍生产业实际上是电影产业非常完整的一个构成部分。特别是好莱坞,尤其是迪斯尼,在做每一部电影的时候,都会考虑衍生产品做什么?主题乐园做什么?还能做哪些业态的授权?IP的价值能在哪些方面实现?但是中国的电影,衍生品一般都是滞后开发,不像美国是前置的。在授权的心态上,从出品方来讲,觉得可有可无一般不重视,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当一部电影火了之后,授权又漫天要价,整个业态不成熟。

衍生产品要专业化

面临这些问题,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在发展上该怎么做?朱海荣表示,从产业升级的高度要有一个系统化的推进。衍生产业的发展尽管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需要从版权方、运营方、产品方、渠道方,到消费者、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都重视这样一个产业。要能够充分的在各个环节上严格自律、整合资源,才有可能系统化推进电影衍生品产业的发展。

朱海荣强调,要强化专业化的运营、专业化的团队、专业化的设计。在影视IP、在电影IP来讲,衍生产业肯定是电影IP一个重要的价值所在,是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IP的价值挖掘,通过衍生产业的发展,它能够把电影产业和其他的业态连接起来,是一个有效的对接桥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