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我国股票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我国A股“长牛”的走势。本篇报告从资金需求方,也就是股票自身,观察下资本市场的转变。
股市生态改变进行时,自身供需正趋向平衡——近期路演中,大家普遍关心明年在IPO加快和再融资政策放开的环境中,我们年度策略《拥抱权益时代》一直讲述的四大配置中,资金供给的三大配置—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的资金能否承接超过万亿的股市资金需求规模。其实,仔细思考看,IPO和再融资仅仅是股市的净融资的被减数,另一部分是股市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即分红和回购。
——从整体看,A股2018和2019年净融资额(融资规模-分红-回购)均在1000亿元左右,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不足0.5%,股票自身的供需正趋向平衡。因此,展望未来每年的配置资金(居民、机构、全球)的规模,应对近两年的千亿规模的融资缺口大概率能够补足,A股“长牛”正走在路上。
监管部门稳步推动,分红规模逐渐增长
——回顾我国分现金红政策的改革历程,自2000年的从无到有,经历了逐步量化的阶段,直至当前的加强管理阶段,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发展。2019年我国A股分红派发金额首次超过万亿,分红规模每年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现金分红派息率达到36%,达到近十年的新高。A股大市值公司股息率高于整体,截止到11月20日,A股整体股息率为1.8%,沪深300和上证50的股息率分别是3%和2.4%。
回购制度18年大幅放松,19年呈现井喷增长——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主要修改内容是完善股份回购制度,增加股份回购情形;完善和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回购规模;建立库存股制度。在此之后,上市公司回购快速发展,截止到11月20日,2019年实施和完成回购的金额高达1208亿,相比2018年的272亿元增长将近4倍,回购规模井喷式增长。对比美国当前分红和回购并驾齐驱的格局,我国回购规模上升空间巨大!
股票增发政策放松,A股融资规模和结构将发生改变——A股融资规模2015年和2016年在股票增发的推动下,逐步达到高峰。随着2017年再融资的收紧,A股融资规模在2017年和2018年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2019年在优先股(主要是银行发行用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可转债的融资带动下,融资规模有所提升。
——再融资政策放松进行时,10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征求意见后正式发布,11月,《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等三项办法发布征求意见稿。相比此前,重组和非公开发行的规则,对多项操作要求均有所放松。因此,我们认为在此政策大背景下,增发的融资规模在连续三年下滑后将有望恢复增长。相应带来的是,我们预计A股融资结构中增发的占比将有所提升,整体融资规模也会有恢复增长。
风险提示: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经济与企业盈利超预期下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