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后移方案深度解析:区域和行业的马太效应共振
时间:2019-10-11 00:00:00来自:兴业证券字号:T  T

文章摘要

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其中第三点明确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在资本市场引起较为热烈的讨论。

我们的点评如下:

一、整体来看,消费税改革将扩大消费税税基,增加整体消费税金额,增量部分划拨地方,直接拓展地方收入来源,间接来看将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此次消费税改革将直接拓展地方收入来源,消费税为我国第四大主体税种,收入规模上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税。2018年国内单独消费税实现收入1.06万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接近7%。从量上看,此次消费税改革后增量部分归属地方,将充实地方收入。

消费税征收后移,增量部分由地方政府征收,增强了消费税的地方属性。这一改革措施将提高消费税征收地的政府改善消费环境的积极性,提升消费税征收领域的消费品收入,优化当地经济结构,消费发达地区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

二、行业层面短期影响不大,后续制度推进将推进白酒等行业优化竞争格局。

从整体看,此次大的消费税品类(如烟、成品油、乘用车、酒这四类品目贡献了90%的收入)改革尚未涉及,先行试点的三个品类(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整体贡献的消费税收入规模很小。

本次消费税改革——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将对哪些上市公司行业产生较大的消费税负担影响呢?

我们认为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税收;2)从价征收;3)批发价或零售价相比出厂价有较大的差距。

从消费税占收入比重排名前四(均高于0.5%)的行业看,仅食品饮料的中的白酒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其他行业如成品油、啤酒、黄酒从量征收,不存在税基变化,汽车中一般车型的出厂价和批发/零售价差距不大。

就白酒而言,当前批发、零售渠道比较分散,征税难度较大,有待税收规范。

若制度规范完善后,白酒行业从其内部看,大型品牌企业议价能力强,可以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而其他企业则将自己承担增量税额,促进相关行业的优胜劣汰。

风险提示:政策发布超预期,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