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风机行业龙头,把握国内风电抢装及海上风电崛起机遇,迎来加速成长;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为0.41/0.60/0.90元,对应PE26/18/12倍,给予目标价11.5元(对应2019年28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机份额前三,订单储备充足。公司是风机行业龙头,2019年初完成从纽交所回A上市,2018年国内风机市占率12.4%,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三位,并跻身至全球新增装机份额第六位。公司2018年归母净利润4.26亿元(+19.6%),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9Q1,风机在手订单7.81GW,对应金额345亿元,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10.5%/10.0%,为未来业绩加速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风电景气度持续回升,海上风电加速崛起。2018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21.1GW(+7.5%),实现近三年首次增长。在风电补贴退坡,向竞价模式过渡之下,2018年底前已核准的88GW存量指标有望在2020年底前集中抢装以锁定较高电价,预计未来两年国内风电装机约28/35GW。目前风电同火电相比已初具成本竞争力,有望于2021年起开启平价上网的广阔增长空间。海上风电随成本快速下降加速崛起,2019Q1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储备达50GW,广东等四省已核准存量项目约15GW,装机有望大超“十三五”规划,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增量。
风机龙头优势凸显,把握海上风电成长机遇。公司3.0MW以上机型采用领先的半直驱技术路线,兼具双馈和直驱技术优点,2018年出货结构中2MW以上机型占比99.8%,3MW以上机型占比34.4%,更适应并引领风机大型化趋势。公司地处海上风电前沿阵地广东,技术及区位综合优势凸显,2018年国内海上风电中标份额49%,占据半壁江山;截至2019Q1海上风电在手订单2379MW,总金额157.6亿元,5.5MW主力机型占比91%,销售势头强劲。公司毛利率维持20%-25%的行业较高水平,享受大功率及海上风机溢价优势,随着相关订单大规模交付将进入加速成长期。此外,公司稳步拓展风电场投资业务,增厚稳定收益,并打造风电运维管理云平台,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风险因素:风电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海上风电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公司中标份额下降;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3/12.4亿元,对应EPS为0.41/0.60/0.90元(对应PE为26/18/12倍),给予公司目标价11.5元(对应2019年28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