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7月3日,财政部等五部门下达《关于印发<口岸出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出境免税店设立的申请、招标等作出详细规定。
出境免税新政解读:总体原则是规范管理、有序竞争,总目标是促进消费回流、推动免税市场良性且快速发展。
1、出境免税店设立的申请权限转移至地方政府,审批权限下放至财政部。
申请主体从中免转移至地方,协调了利益相关方关系,地方积极性被调动,中免专注“运动员”角色。审批权限从国务院下放至财政部,简化了审批流程,促进入税高效化发展(2000年市内店由中免申请的规定尚未变更)
2、出境店政策正式转为“特许经营”,正式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出境店政策从“集中统一管理”转为“特许经营”,实际并未新增免税牌照,有资质企业包括“中免、深免、珠免、中出服、港中旅”,其经营主体采取“招标为主、竞争性谈判为辅”的方式确定。新政并未提及“外资合作”限制,因此几大企业均可能通过与外资合作增强自身竞争力。(北上出入境免税店此前已试点招标,但传统出境店此前并未放开招标)
3、出境店招投标规范化,实现企业公平竞标、权衡业主方和运营商利益。
招标突破区域限制,深免和珠免自此可参与全国竞标;招标弱化历史业绩并要求同一集团仅1个企业参与竞标,实现企业公平竞标。竞标弱化财务分、强化技术分:财务分≤50%,且租金单价≤含税1.5倍、销售提成≤含税1.2倍,一定程度限制机场租金,但大型机场受影响小;技术分≥50%,其中非烟酒类产品≥50%,强调企业综合实力,利好综合实力突出的中免集团(日上竞标首都T3:财务分不及珠免,但凭借技术分中标)
4、新政总基调是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推动我国免税市场良性且快速发展。
禁止机场提货点“排他”协议,确保多种业态及多个运营商免税店的发展,促进消费回流落并推动免税市场健康发展。进境免税店未有此规定,我们推测可能系对市内店机场提货、出境店入境提货等促进回流举措的认可。
中国国旅:已提前锁定大型机场渠道,对出境免税业务影响较为有限。
中免已利用政策窗口期,提前锁定北上广等大型机场渠道多年运营权(至少至2025年),未来将受益消费回流下的量价齐增,长期业绩确定性强。出境免税收入及净利占中免比例约10%以内,基于较悲观预期,新政对中免3-5年后业绩影响不足2亿(不足3%),而实际中免竞标优势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9-21年归母净利41.90/53.19/65.10亿,对应PE为39/31/25倍。扣非新政影响有限,长期看好免税业消费回流及公司免税业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内免税潜在的竞争加剧风险、市内免税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免税政策变化风险、进出境免税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