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产粮大区组建专业合作社让荒地复垦
时间:2019-07-05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多年来,中国农村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不少田地撂荒。但西部产粮大区重庆市合川区正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让撂荒的土地复垦。

当前,正值水稻除病害季节。合川区官渡镇菊星村一块水田里,村支部书记何青岛正用机动喷雾机帮群众喷洒农药。

据何青岛介绍,菊星村有5054人,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只有二三十人,导致全村7000多亩土地两成撂荒。

“2018年,5名村党员干部各贷款6万元,村集体、镇供销社分别入股6万元、5万元,农民将315亩土地入股,共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喷雾机等农机,搞规模化种植,同时为社会提供耕种服务。”何青岛说。

“专业合作社既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行,又有一定公益性,服务收费也较低,大大降低了农民种地成本。”何青岛给记者算了笔账:相比用外地耕作机,专业合作社耕地、插秧、收割的每亩地费用分别少80元、100元和60元。

“由于我年龄较大,做农活已经很困难,正愁自家的地要荒废了,幸好村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帮了忙。”72岁村民何昌兰说,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比社会上的服务价格要低得多,让老百姓种地更有赚头了。

“虽然收费低,但合作社去年还是赚了16万元,主要是农作物和农机服务收入两项。”何青岛说,合作社利润的20%作为村里的公益金,用于扶急救困;10%用于购买农业保险;余下的则用于股东分红和农机购置。

“破解农村劳力匮乏和土地撂荒问题,必须要靠农业机械化,合川区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组建兼顾市场和社会效益的专业合作社。”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说。

据统计,2017年以来合川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99个,涵盖29个乡镇90个村,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万亩,仅水稻机收环节就为农民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全区1.8万亩撂荒的土地重新种上了农作物。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