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策略观点
上周前高后低,受专项债对基建杠杆效应及外资流入,周一周二市场上涨,但市场情绪不高,后半周市场继续向下调整。全周看,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1.92%、+2.53%、+2.68%。
从中信二级行业看,所有行业单周有正收益,专项债利好最大的建筑、建材版块涨幅居首,非银版块跌涨幅最小。尽管指数和板块周度收红,尴尬的是周一收盘专项债政策出台,周二市场上涨,之后是连续三个交易日的量价齐跌,市场悲观和观望情绪仍是主导。
对六月的后半段,我们继续之前的判断:中性乃至悲观仍是市场主旋律。近来市场在上证2800-2900区间反复震荡,临近3000亿关税决策点及G20峰会,市场负面情绪已经基本宣泄完毕,尽管决策层可能从政策工具箱中抛出一两个利好,但后续中美乃至国际竞争格局究竟如何未可知之,形势明朗之前政策不可能放大招。
中美贸易战加剧、后续双方多个行业纷争所导致的全面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是A股市场大幅调整的核心因素。然而对于中美贸易战,相比五一之前的市场乐观一致预期,目前市场尚未形成新的一致预期。
我们认为六月底之前中美难以形成实质结论,后续节奏:大概率是3000亿美金继续征税,G20峰会之后中美继续谈;如果月底中美对贸易战月底没有实质接洽,可能要僵持一段时间。就第一种情形,在经历五一至今A股足够的时间、空间调整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将有一段值得参与的反弹机会;假设双方继续僵持,中美摩擦可能继续在科技、军事等领域全面蔓延,市场风险偏好及估值中枢仍将有一定下调幅度。此外,随着5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公布,经济继续下行短期看不到三季度是拐点限制风险偏好大幅改善。
流动性方面,6月情况也不太乐观:6月作为季末有传统的流动性压力、包商银行事件冲击流动性引发市场担忧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风险蔓延。6月中旬美国3000亿关税听证前后,假设市场跌到一定位置(如2800以下),有向上反弹可能,但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好把握。我们难以判断6月中美贸易谈判走势如何,因此目前最稳妥的策略是保留一定仓位继续等待。
假设6月份调整的幅度足够,7月可能是比较好的参与时机:中美贸易战中期届时相对清晰,即便是不好的结果市场也会消化大部分悲观预期;美国接下来宽松概率大,新兴市场权益市场有配置需求另外,提示几个风险点:短期寡淡乏力的市场情形下,强势股存在补跌可能,下跌中后期抱团格局一旦有所变化,强势股下跌可能难以抵抗;情绪不佳的缩量震荡或下跌过程中,中小市值损失将继续尤为突出,六月份投资者应警惕此类风险;包商银行事件后续影响略超预期,金融系统信用扩张压力显现,警惕进一步发酵对市场流动性及个股影响。
结构上,推荐:大年+抗风险的水电板块;受包商银行事件过度悲观预期影响的银行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