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下配售的统一公平不容含糊
时间:2019-03-27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针对此前可转债申购过程中出现的乱象,证监会周一晚间发布了关于可转债发行承销相关问题的问答,要求同一网下投资者的每个配售对象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并明确了可对申购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监管措施。

市场转暖后,可转债上市溢价显著,存在巨大套利空间。在今年1月以来多家可转债的发行过程中,出现了单一投资者通过多达数百个账户申购可转债的情形,更有部分个人投资者大量注册系列空壳公司,批量超规模申购。可转债采取定金制,在市场走暖时,这种违规行为显著侵害了其他合规投资者的利益,而在市场走弱期间的大量弃购又使投行出现重大包销风险,并间接增大了其他合规投资者的申购风险。

不仅可转债申购,新股发行也曾出现大量超资产规模报价的情况。对此,现有的对应措施是限制单个账户的新股网下发行申购上限金额,这一做法在新股市场较为红火的时候,会很有效,但一旦进入市价发行,在行情转弱期间,也容易形成发行申购家数不足导致失败或小规模基金中签比例严重畸高的情形,诱发市场风险。

事实上,超规模报价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合规意识较为淡漠的私募、个人投资者层面,公募基金、社保、养老金、券商、保险、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都有严格的内部风险管控机制,也能严谨遵守监管层制定的相关措施。这样看来,建立白名单制,放开机构合规投资者的单账户申购上限,或许是鼓励投资者合规运行,降低未知风险的有效举措。而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证监会周一发布可转债的问答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严格规定统一的申购条件,将资金承诺函作为必要附件,并处以严格的事后监管措施。与此对应,可以优先恢复公募基金等合规投资者的单账户新股发行的申购上限至网下发行总量,以实现好人举手的制度原则,同时降低市场化新股发行的申购风险。

首批科创板的申报名单上周五出炉,这标志着科创板的设立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科创板的新股申购规则中,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重提升,这也使配售制度建设成为未来的重点议题。此前,各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新股申购限制条件各有不同,致使有些监管措施难以有效落地,而科创板的推出,正好提供了统一网下投资者申购条件的契机,在新股发行承销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中,进一步规范各类型投资者的申购条件,将资金承诺函作为必备条件,并加以严格的事后监管处罚措施,也是确保科创板网下配售公平合理的前提。

通过建立统一公平规范的网下配售制度,能使科创板的发行更为公允地反映市场的实际供需状况,能为未来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打下良好基础。科创板的网下询价申购,仅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这也为出具资金承诺函扫清了障碍。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仍须防范部分私募基金或专户被个人投资者借用,以实现其违规超资产规模参与的可能性。因此,在统一按资产总值网下申购的前提下,目前在新股发行中采用的降低A类投资者市值门槛,维持其他类投资者高进入门槛的措施仍应继续执行,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将保险等B类合规机构投资者纳入降低市值门槛的范畴,以鼓励投资者遵守监管规范,并将此前新股申购中制定的投资者年度分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