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增1万名粉丝 起底文娱业数据流量造假产业链
时间:2019-01-07 00:00:00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字号:T  T

据某明星粉丝周女士介绍,做数据的资金部分来自艺人团队/公司,也会有粉丝自发集资。买完微博小号后,还需要统一绑定才能使用。每月购买会员后可以通过“超级粉丝应援”(即“星援”)App一键绑号,绑号费用一个号0.2元。

除了转发量可以刷出来,粉丝数量、点赞量、评论量、阅读量等都可以买。根据该粉丝提供的一份价格表,某传媒公司提供的包括初级粉丝、仿真粉丝、精品真人粉等价格从45元/万到1000元/万不等,刷量点赞价格是3元100个。该传媒公司同时号称“与各大直播平台皆有业务往来,为工作室、公司制定营销方案,可签订保密协议,永无后顾之忧”。

“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社交平台,很多需要流量的地方,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造假问题,并且有专门的流量公司在经营。”某卫视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在很多网店,只需花费30元就可以增加一条短视频1万次的播放量,10元可以买200个赞、20元可以买500个赞,300元就能增加1万名粉丝。

此外,影视剧“刷流量”行为也很普遍。许多“刷量”公司通过多个域名不断更换访问IP地址等方式,连续访问视频网站,短时间内可迅速提高视频访问量。

由此观之,假数据裁剪了一整套“皇帝的新装”:粉丝数、热搜话题榜、IP估值榜、收视率、点击率、评分榜、时尚指数榜……榜单层出不穷,幻化出各种“影响力”操控舆论、左右资本市场估值。

多规并治降数字“虚火”

这些“注水”的数字,既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情况,也不能指导市场的良性操作,更不能反映国内电视剧拍摄的真实状况。为了打击这一毒瘤,监管部门动作频频。但如何根治,从体制机制方面建立有效的防范纠错和应对处置方案,任重道远。

“流量造假行为的治理应该是一个多主体、多元化、综合规制的过程。”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认为,首先,应明确各个主体的权责,鼓励各方积极承担相关责任,比如立法部门应尽快填补法律在这方面的空白。其次,执法部门也应当革新监管方式,可采取设立“黑名单”、违规主体曝光等形式,为行业发展划定红线,加大处罚力度。

当前,在刷量产业链中出现了愈来愈多技术化的手段,对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也造成一定威胁。网络安全专家建议,监管主体应有所作为,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相关的监测平台、反刷量系统,提高治理的效率。

对于身处“流量造假”旋涡的各家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来说,树立理性的竞争观、坚决打击刷量的不正当竞争,是其应有之义。“各平台可借鉴电商打假的模式,在平台间构建反刷量的统一联盟,并纳入执法力量和舆论监督力量。”吴沈括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