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若设精选层 先行同股不同权如何?
时间:2018-10-12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此前证监会在回复两会代表委员多项建议和提案时表示,对在新三板创新层之上设置精选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深入论证,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研究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

集中优势兵力,在目前的创新层基础之上再设立精选层,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改革思路。有专家提出设立精选层,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交易型投资者进入,并实施连续竞价交易制度,由此可产生相对公允价格。笔者赞同这个思路,但对降低准入门槛就可帮助发现挂牌企业股价思路持保留态度。新三板若设立精选层,应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需通过踏踏实实、真刀真枪的改革形成制度优势。比如,对处于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完全可先试行发行拥有不同表决权的普通股法律安排(同股不同权)。当然,对精选层其他一些类型企业,为解决一股独大问题,也可实行表决权限制等制度改革。

精选层推行制度改革,理当重点围绕提高挂牌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与此同时,也可针对信息披露、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监管服务、退市等方面推进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精选层发展的差异化制度,尤其精选层信披制度要严之又严,甚至可向上市公司信披制度靠拢,为今后精选层与A股市场建立转板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纳斯达克分层时首创了世界最高的初次上市标准,设置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目前有“税前利润;市值+收入+现金流;市值+收入;市值+总资产+股东权益”等四套上市标准,设立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高标准的蓝筹市场。新三板精选层在上市标准设置、监管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可借鉴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的经验。

说到底,精选层推进制度改革,要有能提升市场素质的干货,市场估值水平则无需在改革目标之内。只要建立了健康制度,即便精选层估值只有10多倍市盈率,也完全能求得投融资双方的良性互动发展。

全国股转公司谢庚董事长曾说过:“就市场定位而言,新三板不是为转板而准备的市场,也不是比沪深交易所低一层次的市场。”新三板推出精选层,再由此推进一系列制度改革并形成制度优势,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挂牌企业稳健运行、高速成长、业绩优良,投资者自然纷至沓来,市场估值自然会达到其合理定位。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