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制药及生物科技行业深度报告:创新药:新技术、好资产从聚焦肿瘤到百花齐放
时间:2023-04-14 00:00:00来自:新浪字号:T  T

核心观点:底层技术突破驱动新药向前发展,随着各类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药物形式越发多样。对于小分子/抗体药等较为成熟的领域,优质的资产/在研管线更容易获得青睐,而新兴领域技术则更看重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未来几年,创新药治疗领域从集中于肿瘤逐渐走向百花齐放。Biotech需要具备有优势的平台技术和潜在的优秀产品,而BigPharma则需要具有完善的体系和“重磅产品周期”。

重点关注:1)看好肿瘤领域的ADC赛道具有优秀技术平台的公司;2)看好抗体药、小分子领域具备较大潜在商业价值产品的公司,以及进入新产品周期的成熟药企;3)看好有优质资产或者领先技术的biotech;4)看好减重赛道未来几年高增长;5)看好中枢神经阿尔茨海默的潜在投资机会。6)看好免疫疾病领域投资机会,看好恒瑞医药、康诺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荣昌生物

底层技术突破驱动新药向前发展。19世纪以来,随着提纯手段和合成方法的进步,小分子新药得以快速发展。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生命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基因重组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生物药的黄金时代,目前随着各类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单抗、免疫疗法以及细胞基因治疗等均迎来快速发展,药物形式越发多样。

成熟技术看资产,新兴领域看平台。对于小分子/抗体药等较为成熟的领域,优质的资产/在研管线依然获得青睐,例如HCV药品索非布韦、自免新药达必妥单抗以及FcRn抑制剂Vyvgart均诞生于小分子及生物药技术成熟时期;而新兴领域技术则更看重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Seagen凭借4款上市新药在ADC领域站稳脚跟,第一三共凭借Enhertu获得认可,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ADC预计也将逐步走向优选资产阶段;GCT近年来发展迅速,药物获批数量增长较快,底层技术及产业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创新药治疗领域从聚焦肿瘤逐渐走向百花齐放。在创新药研发的早期,药企更多的将目标集中于市场广阔、且具有巨大未满足需求的肿瘤领域,随着近年来靶向疗法、免疫疗法的发展,各类肿瘤的治疗方式和肿瘤病人生存期都有了巨大进步。目前随着新药形式的进步和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开始关注包括神经系统、心脑血管以及胃肠道等各个疾病领域,创新药研究走逐渐向百花齐放。

Biotech和BigPharma投资关键要素有所区别。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Biotech数量增长迅速,对研发管线的贡献逐年增加,以EBP起始的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能成长为BigPharma的药企却并不算多,Biotech的成长不仅需要有相应的“重磅产品”,还需要建立自己的药企体系,积极进行合作并购,并始终保持对战略方向的敏感度。从投资要素比较来看,Biotech需要具备有优势的平台技术和潜在的优秀产品,而BigPharma则需要具有完善的体系和“重磅产品周期”。

投资机会:1)看好肿瘤领域的ADC赛道具有优秀技术平台的公司;2)看好抗体药、小分子领域具备较大潜在商业价值产品的公司,以及进入新产品周期的成熟药企;3)看好有优质资产或者领先技术的biotech;4)看好减重赛道未来几年高增长;5)看好中枢神经阿茨海默的潜在投资机会;6)看好免疫疾病领域投资机会,看好恒瑞医药、康诺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荣昌生物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