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国家医保局指导、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开展的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采在四川成都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
结果显示,共40个产品拟中选。其中A组产品共20个拟中选,B组产品共20个拟中选。包括士卓曼、诺贝尔、登士柏等外资品牌,以及威高等国产品牌。
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幅55%。
据报道,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有专家表示,集采前,种一颗牙至少1万—3万,但集采后,这个价格将下降到万元以下。
55家企业参与集采本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并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共两个产品系统类别。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为2380元/套。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共40个产品拟中选。
其中A组产品共20个拟中选,B组产品共20个拟中选。包括士卓曼、诺贝尔、登士柏等外资品牌,以及威高等国产品牌。
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集采对口腔业影响2022年9月初,历经近一年时间种植牙集采的政策基本落地。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其中,主要涉及到了种植耗材和种植的服务费用。
2022年12月23日,四川省医保局官网发布《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公布了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文件。采购品种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并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共两个产品系统类别,采购周期3年。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种植牙社会需求较大,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1888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而且我国种植牙渗透率水平较低。根据《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种植牙市场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满足,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中有未修复缺牙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8.6%/38.9%/47.7%,而有种植义齿的比例仅为0.2%/0.1%/0.3%,
由于种植牙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是民营医疗机构。考虑到种植牙修复比例当前较低,种植牙集采降价之后,患者对价格敏感性将降低,具有品牌及规模化优势的龙头民营口腔连锁机构有望实现以价换量抢占市场。
湘财证券认为,国内目前种植牙市场空间大但渗透率仍较低,未来若集采工作顺利推进,将有利于种植牙渗透率的提升,龙头口腔连锁机构也有望以价换量,建议关注具有品牌及规模化优势的口腔医疗服务龙头公司。
浙商证券认为我们认为中国种植牙行业渗透率较低,种植体集采将促进行业规模快速上升,建议关注口腔产业链相关标的;同时政策强调医疗服务价值,建议关注医疗服务其他子行业,如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等。
附概念股
通策医疗:通策医疗是区域连锁口腔龙头,已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总院+分院”的扩张模式
国瓷材料:齿科方面,高瓴和松柏战投落地为公司长期发展赋能,成立美国子公司以拓展北美口腔业务,进一步加快生物医疗材料板块的全球化布局
美亚光电:目前CBCT已完成初步国产替代,竞争格局稳定,潜在新进入者没有太大空间
春立医疗:研发费用率明显上升主要因为公司为应对集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新材料研发和关节手术机器人、运动医学、PRP、口腔等新管线产品研发
正海生物:从产品收入端来看,参考上半年核心产品表现,我们预计前三季度口腔修复膜收入在1.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50%,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后疫情时代种植牙需求仍然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