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央视网9月27日消息,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发展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有利于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提升保障水平。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专业人士分析,个人养老金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可以丰富养老选择,同时也对资本市场有一定好处,一是可增加长期资金的供给,二是有利于投资的长期性。信达证券测算,假设未来十年在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保持4.5%的增速,保守估计个人养老金未来十年参与率意愿在5%左右,按照目前顶格缴纳的12000元/年的金额,则未来十年参与规模可达2.57万亿元左右。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
同时规定,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具体来看,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现状如下:
第一支柱一支独大,第二、三支柱发展不均衡。截至2021年末,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6.4万亿,第二支柱规模4.4万亿(2.6万亿企业年金和1.8万亿职业年金),第三支柱规模约1700亿(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税延型商业保险、专属养老保险),占比分别为58%、40%、2%。若把社保基金(3万亿)也纳入第一支柱,则第一支柱占比将达到67%。在老龄化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养老金制度结构性问题凸显,尤其是第三支柱亟待补强。
企业年金规模平稳增长,但覆盖率仍然较低。截至2021年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2.64万亿,较2012年增长4.5倍,收益率基本保持在5%以上。不过,2021年末参加企业年金职工数量为2875万人,仅占4.7亿城镇就业人员的6.15%,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5.98%,覆盖率明显偏低。2021年末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有11.8万个,近3年平均增速10%左右,仍有大量企业未建立企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覆盖人群范围广,投资标的种类丰富。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将覆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10.3亿人,参与门槛低,体现了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上述《意见》规定了可投资品种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投资运营市场化。根据证监会6月份出台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将优先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公募基金,未来会纳入更多种类公募基金。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此次国常会通过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举措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直接落实,对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落实和促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罗志恒认为,由于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将促进居民更有积极性参与个人养老金,从而推动三重深层次目标:一是促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间接降低社保对财政的压力;二是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2022将开启退休养老潮,从现在开始积极建设三支柱有利于从容迎接养老潮;三是个人养老金建立后,居民对养老保障有了积极的预期,当期消费的意愿有所提振,促进内循环。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旭红表示,通过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引导和鼓励居民缴纳个人养老金,有利于建立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对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及补充养老保险发挥重要补充作用,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同时,由于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多种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商品关联,发展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也有助于丰富我国金融商品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财通资管FOF投资部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个人养老投资账户的开户机构以银行为主,并且银行直接挂钩个人的工资收入,银行在主页上开设养老专区,有利于投资者一站式通过银行渠道完成开户、投资、账户管理、风险测算等一系列个人养老金投资规划。未来,在与银行进行个人养老金投资合作方面,基金公司既要提供丰富、专业的养老型公募基金产品,又要在投教方面也可以与银行进一步合作,将产品设计理念,投资框架、适合的投资者类型等专业知识不断的输出给大众,提升全民的养老意识。
创金合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公募基金公司基于自身的优势与银行在养老产品的供给与投资管理上,将形成一定的互补优势:银行有广泛的客群基础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基金公司可输出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力与产品质控服务,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老百姓管理好个人养老投资资产。未来,基金公司与银行将立足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展开多维度、多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