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红书—第23期
顺丰控股近期股价突破100元,市值接近4500亿元。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顺丰控股2020年速运业务和供应链业务总收入约为1517亿元,同比增长为37%;业务量为81亿单,同比增长48%。而在2019年顺丰控股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业内人士认为,快递行业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价格战惨烈,顺丰控股能够逆势取得佳绩,并非突然发力,而是长期推动组织体系、客户体验和物流底盘能力等齿轮带来的“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是盛赞亚马逊的专有名词。2020年亚马逊已经晋级为10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巨无霸公司。2001年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在一张餐巾纸上画出了亚马逊的战略:低价、无限选择和卓越的客户体验,它们通过互相赋能,一圈一圈带动公司的大铁轮向外旋转,大铁轮自身的重量又转化成一种自推力,最终产生突破。这就是著名的“飞轮效应”。
信用飞轮:强韧组织体系,凝结30万快递小哥
顺丰控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机场、飞机、汽车、数据吗?都是,但也都不是。在业内人士看来,顺丰控股最核心的能力在于有效组织起了30多万快递小哥,他们奔赴在城乡的每个角落,每年几十亿次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优质服务,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顺丰控股的品牌认知。
快递行业是一个与客户密切接触的行业,无论是上门揽件还是末端送件,快递小哥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人,他们每一次的服务质量、精神面貌和职业操守均在加深或者削弱着其所在快递公司的品牌。
顺丰的快递员杨勇因为“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一次演讲而走红。杨勇在本职工作之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主动帮助“罗辑思维”公司打包、封装,伴随着他们的创业公司共同成长。2018年“跨年演讲”之前,杨勇坐在“罗辑思维”办公室的门前,花了五天五夜的时间将7000多张门票封装寄出。
杨勇正是顺丰30多万快递小哥中平凡的一员。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不得不说,顺丰总裁王卫深谙人性。
王卫曾直言:“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要帮他算得清清楚楚。不论是21万人还是40万人,只要按照人性化的方法去管理,就不会存在问题。”
顺丰长期以来致力于形成了有温度、有信仰、有生产力的文化。王卫更是身体力行,他因替被打快递小哥出头、自掏腰包给员工发5亿元红包、因快递员冒雪吃饭而在演讲中哽咽刷爆朋友圈。
罗振宇感叹到:这是一个信用的飞轮,王卫玩命对快递小哥好,快递小哥又一年几十亿次把这份情感传递给客户,客户又口碑相传传递给更多的客户,信用的飞轮飞转,信用飞轮是公司成长的开始。
在新冠疫情最困难的2020年2月,顺丰的业务量高达4.75亿票,暴涨近120%,这与顺丰的快递员小哥冒着疫情风险坚守岗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同行其它快递公司当时接近停摆,部分快递公司当月的送件量不及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近一年时间,顺丰控股股价大涨超150%。
夯实信用飞轮的基础:主动变革组织体系
快递小哥是顺丰控股信用飞轮的首要推动力,为了有效组织起快递小哥,顺丰在组织体系上采用的是直营模式,而非业内常见的加盟模式,从而更好体现“奋斗者为本”的文化。
东方证券的研究显示:从收入上看,顺丰支付高于同行的单件支付标准,快递小哥的工资由总部及时支付,不受加盟商现金流的影响;从精神上看,顺丰奉行“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横向增长空间上看,揽件与派件融合度高,小哥有积累揽件资源和获取揽件收入的空间;从向上晋升通道上看,有别于“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和韵达),顺丰采用了直营模式,顺丰选拔基层员工作为网点经营者,基层劳动者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能力进入管理层,而在加盟制扩张完毕后,加盟商为网点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减少了基层劳动者向上的晋升机会。
顺丰对组织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这点与华为有相通之处。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曾经说过,优秀的企业需要从以下三点进行评判:
一是战略定力,有战略定力的企业并不多;
二是持续在研发上做投入;
三是持续在组织体系上做投入。
“华为拥有20万名员工,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它必须有出色的组织体系才能支撑。如果组织体系做不好,研发投入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张维说。
顺丰的两次组织架构改革都是主动发起,迎难而上,主动变革。第一次组织架构转折发生在1999年。1993年顺丰在广东顺德成立,初期也是采用了加盟制的模式,跑马圈地快速发展,王卫曾一度淡出顺丰的管理。但随着加盟商以公谋私等弊端的暴露,王卫1999年开始强势收权,欲将顺丰由加盟制变成直营模式。这次变革曾产生激烈的对抗,甚至有被收权的加盟商声称要买凶暗杀王卫。顺丰组织模式的艰难变革直到2002年,顺丰彻底变成了直营模式。
直营制正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打法。王卫曾说过,顺丰和同行有可比又有不可比性,可比是同为快递企业,不可比是经营模式,顺丰是A股唯一一家采用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直营的优势是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高效、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