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信建投:半导体板块高景气度将继续维持涨价趋势或将进一步蔓延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晶圆产能趋紧,台积电/格芯加大资本支出,下游芯片进入涨价潮。我们认为半导体板块高景气度将继续维持,全球晶圆产能紧缺将至少维持到今年三季度至四季度,涨价趋势或将进一步蔓延,相关设备、材料、晶圆供应商等供应链也会受惠。建议关注:思瑞浦、中芯国际(0981.HK)、韦尔股份、卓胜微、澜起科技、三安光电、华虹半导体、华润微、晶晨股份。
②中泰证券:下游需求爆发,八英寸晶圆供不应求带来涨价潮
中泰证券指出,下游需求爆发,八英寸晶圆供不应求带来涨价潮。近年来模拟芯片和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发展迅速,根据TMR数据和Yole数据,预计电源管理芯片2018-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69%,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下游如5G、物联网的发展推动八英寸晶圆需求爆发。而八英寸投资不足和生产设备短缺抑制了产能的上涨,多年来未大规模投资,总规模无明显扩张。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带来新一轮涨价潮,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2020年8英寸的晶圆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明显涨幅,约上涨5-10%,联电、世界先进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将价格提高了约10%~15%,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八英寸线产能满载,预计供需矛盾将至少持续至2021年下半年。相关标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港股)、华润微、士兰微、台积电(台股)、联电(台股)、格罗方德(美股)、三星(美股)等。
③广发证券: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大,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广发证券指出,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上游分散,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达600亿美金量级,中国大陆是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国际大厂占据优势地位,国产集成电路设备市占率较低。国产设备方面,根据赛迪智库的数据,2018年国产设备销售额合计为56亿人民币,占当年131亿美元市场需求仅6%的自供比例,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国产设备百花齐放,建议关注替代前景良好的国产设备企业。目前国产企业从事的设备重合度较低,替代国外设备的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北方华创(刻蚀/PVD/热处理/清洗等)、中微公司(刻蚀等)、长川科技(测试等)、至纯科技(清洗)、华峰测控(测试)、万业企业(离子注入)、精测电子(量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