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苗已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的消息,在3月27日引发了热议。
但所谓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创制非洲猪瘟疫苗的消息,并非现在才走进公众视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检索发现,3月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
报告声称该实验室创制了一种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经系统实验室研究评价,该疫苗对家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此,相关概念股中牧股份(600195.SH)、蔚蓝生物(603739.SH)、普莱柯(603566.SH)、瑞普生物(300119.SZ)、生物股份(600201.SH)等,在3月2日和3日纷纷涨停或大幅上涨。
而此番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创制的非洲猪瘟疫苗通过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准在指定区域开展临床试验,并未在A股市场激起水花。
从3月27日的A股走势可以看出,上述非洲猪瘟疫苗概念股,当天大多呈现下跌趋势。而3月27日A股主要指数及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皆上涨。
相关概念股在非洲猪瘟疫苗获准临床试验之际遇冷,证券研究机构颇感意外。
此前,多家证券研究机构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配置标的,如东吴证券研报认为,非洲猪瘟疫苗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约60亿元;方正证券研报表示,中性预计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疫苗的潜在市场空间为80亿元。
但非洲猪瘟疫苗从创制到成功上市,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公开表示,临床试验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另外,哈兽研的非洲猪瘟疫苗研究也不是一枝独秀。
东兴证券3月26日公布的研报显示,至少有8国家15个研究机构在从事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工作。
东兴证券研报还称,哈兽研的疫苗采取了基因缺失疫苗这一技术路径,后续需要持续验证的是基因缺失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而青岛所采取了亚单位疫苗的构建策略,同样也是非瘟疫苗的可行路径之一,并在安全性上更有保证,目前尚未进行动物保护实验。
“在哈兽研获得广泛关注的当下,青岛所的后续动向同样值得引起充分重视。”东兴证券研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