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训练营的性质该如何界定
到底由产业协会还是卫健部门监管
如何评判其安全性
仍需业内关注和讨论
一次动感单车课后,顾西一瞬间浑身难受,她蹲下又起身,想赶紧回宿舍休息,刚走到教室窗户边,就晕倒了。再醒来,她发现自己还躺在地上,教室里空无一人。这发生在2022年夏天,她第二次参加山东临沂的一家封闭减肥训练营期间。顾西今年33岁,身高1米7,入营前体重约230斤。她起初没想追究机构责任,只是提醒教练要重视。“这事说严重也很严重,如果一个人有突发疾病,人都没了。”顾西说。
但随后一位教练推卸责任,和顾西在宿舍吵了起来。顾西报了警。警察调取的现场监控显示,她晕倒了大约15分钟,教练没有发现,身边甚至走过三四个人,都无人主动上前帮忙或者找人急救。
“28天包吃包住,还能让你拥有好身材,到底是什么好地方?”“入营前360斤,瘦了170斤怎么样”,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减肥训练营充满诱惑的宣传口号,配合反差强烈的减重前后体重对比图,正争夺肥胖人群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减肥训练营导致学员猝死的悲剧,不时出现在大众视野。今年5月底,22岁的抖音网红博主“翠花”在陕西华阴一家减肥训练营内猝死,再次使减肥训练营陷入舆论漩涡。
“现在全国将近1000家减肥训练营品牌,几乎就在近五年爆发式增长起来。”冯磊说,他是上海巅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巅峰减重)联合创始人。这家机构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减肥训练营品牌。他坦言,目前行业鱼龙混杂,一些健身教练不给学员体检、进行风险评估,就简单粗暴带着学员训练,造成行业过去几年出现过一些严重事故,需要有关部门重视,制定准入规范。
“造梦空间”
封闭式减肥训练营,一般是将有减肥需求的人集中封闭管理,通过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并在饮食上限制热量摄入,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减重目的。一个训练周期通常为28天或30天,费用从1000元到两三万元不等。减肥营不仅面向成人,未成年人也是重要客户,一些连锁机构会专门面向中学生,开设减肥夏令营、冬令营。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者对于高端消费趋于保守,越来越多的减肥训练营在短视频平台低价引流。阿磊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2018年,他在无锡开办减脂训练营,如今在全国已开设四家分店。今年年初,他明显感觉到,各地冒出大大小小的减肥训练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新冠疫情前,国内减肥训练营市场以中高端机构为主,价格至少每人每月七八千元,营地环境好,教练专业资质相对有保障。
减肥训练营并非新事物。2001年,央视体育频道推出《早安中国》节目,“减肥纪实追踪”是栏目版块之一,邀请一些超级肥胖者集中训练,真实记录减肥全过程,引发热议。2002年,一家名为北京宝迪沃健身俱乐部的公司成立,成为《早安中国》栏目的减肥训练合作方,同时推出国内最早的减肥训练营机构“早安中国减肥训练营”。2005年,冯磊和同学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看好国内运动减肥市场,联合创立巅峰减重。
2016年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冯磊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当时平台有许多免费流量,之后几年,不少头部健身房生意不好做,一些健身教练和相关从业者转向减肥训练营,自己招学员、拍短视频,市场突然热起来。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肥胖人群数量也在不断攀升。2016年,中国的肥胖人数首次超过其他国家,居世界首位。截至2020年,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减肥训练营这一模式,天然具有夺人眼球的戏剧张力。一些减重真人秀节目中,在减肥路上无数次跌倒的人们,通过日复一日的挑战,突破自我,最终完成华丽蜕变。励志故事如今经短视频再一次放大,为众多肥胖者编织了一个美梦。
放大身材焦虑,是不少减肥训练营的最大流量密码。记者在多个机构的短视频中看到相似剧情:一位20多岁的女性下定决心裸辞,推着行李箱,坐高铁去减肥训练营,挑战两个月减40斤,“这次一定要让劈腿的男朋友后悔”。此外,“要么瘦、要么死”“狂甩百斤,老公直言换了个老婆”“为了面子送女友进训练营,100天减149斤”等醒目的字眼,吸引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只有二三百斤以上的肥胖者才会参加减肥训练营,近年来,中小体重的女性正成为一些机构的目标客户。短视频里,不乏120斤以下的女生对着镜头大喊,“好女不过百”“想减十斤,变瘦变美变好看”。
《中国新闻周刊》咨询的一些减肥训练营中,只有一家机构会提醒记者,如果学员的腰椎、膝盖半月板、脚踝等有运动损伤或者习惯性崴脚,或有高血压、哮喘、癫痫等疾病,不会签约减重。对方补充,体重很轻的学员,比如小于100斤也不承诺减重多少斤,“简单讲,因为没有瘦那么多的空间”。而《中国新闻周刊》以给家人咨询为由,探访北京顺义区一家减肥训练营时,在告知家人高度近视的情况下,对方仍推荐签约减重,甚至极力推荐体重100斤的记者参加减肥营,并承诺30天可以瘦8~10斤。
冯磊提到,的确有一些客户,他们对减肥显得更急功近利,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