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防治市场需求退潮,全球医药市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在多重压力下2023年跨国药企有关剥离、重组、裁员的消息不断,各家业绩增长承压。
随着跨国药企2023年业绩表现陆续披露,从数据不难看出,与疫情前相比各家临床和药物上市的节奏正在逐步恢复,业绩下滑幅度在收窄,重磅药物依旧增长强劲。但新冠概念产品业绩下滑明显,这也直接拖累了不少跨国药企整体营收增长步伐。
据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医药行业目前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任何经济体、任何产业发展到景气周期都会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基于此,全球制药格局正在重塑。
而除了全球市场,跨国药企市场布局似乎也陷入了瓶颈期。当前,在原研药专利期不断到来的情况下,跨国药企能否守住“利润高地”,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在新冠概念市场消退后,全球医疗健康领域下一个需求热点在哪?制药企业如何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行稳致远?
“疫”后急寻增长点
从已发布的业绩数据可以看出,新冠市场已经从前两年的“狂飙”转向“疲软”。
根据辉瑞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因未能实现新冠药物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新冠疫苗Comirnaty的预期销售目标,全年收入为585亿美元,同比下降42%。具体来看,新冠疫苗Comirnaty和治疗药物Paxlovid收入分别锐减至112.20亿美元和12.79亿美元,降幅分别70%和92%,合计占辉瑞总收入的21%。
对此,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指出,新冠病毒的感染死亡率已经跟感冒差不多了。常识里,一般不会有人用口服药来预防感冒的死亡。相关市场未来盈利空间有限。
对于辉瑞而言,急需寻找新冠产品后的下一个增长点。对此,辉瑞选择押宝ADC赛道。2023年3月,辉瑞公司宣布以每股229美元、共计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技术公司Seagen。按照Seagen在上一个交易日(3月10日)172.61美元收盘价计算,该笔交易溢价近33%。同年12月,辉瑞完成对ADC龙头企业Seagen的收购。
此外在ADC赛道,辉瑞还引进和铂医药靶向人间皮素(MSLN)ADC药物HBM9033,涉及金额11亿美元。根据公开信息,HBM9033是一款特异性靶向人间皮素(MSLN)ADC,该肿瘤相关抗原在多种实体瘤中上调。HBM9033中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HarbourMice平台产生,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保持与膜结合型MSLN的强结合和内化并减少与游离型MSLN的结合。HBM903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全球同类最佳(Best-in-Class)疗法。
华金证券分析指出,ADC作为新兴大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相较于单药抗体、化疗等疗法的临床优势,尤其DS-8201在乳腺癌领域实现突破后更是激发全球ADC研发热情,且ADC联合疗法前景广阔。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在研管线高达900余项,全球ADC市场有望以30.0%的高复合增速由2022年79亿美元增至2030年647亿美元。国内ADC处于刚起步阶段,相信未来3-5年会有一批优异的差异化产品上市,中国ADC市场有望由2022年8亿元增至2030年662亿元,CAGR高达72.8%。
谈及该药物的后续市场布局,和铂医药创始人王劲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辉瑞肯定是对于ADC产品线、临床开发、商业化有相当多参与布局计划,这将是辉瑞核心产品线的一分子之一,尤其是通过Seagen的收购,辉瑞专门成立了肿瘤事业部,肯定要将Seagen的ADC作为肿瘤的专业资源,和辉瑞在全球的临床开发、商业化资源进行对接。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非常欣慰有这么一个延伸,增强了这个产品合作以后的价值潜力和机制。”王劲松说,ADC是个复合的平台性技术,是最近20-30年整个行业在多个方向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组合,和单产品相关的一个生物学通路有根本的差别。ADC从技术层面角度,不仅牵涉到弹头、抗体、抗体片段,更加牵涉到payload、Linker。ADC的成功是20-30年整个行业全方位的努力和尝试,取得的关键性突破。
重磅产品不断放量
在辉瑞选择入局ADC赛道挽回新冠产品的增长颓势之际,诺和诺德已经在“网红”药物司美格鲁肽的加持下获得了亮眼的收入表现。
根据诺和诺德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2322.61亿丹麦克朗(约33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营业利润为1025.74亿丹麦克朗(约149.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按2023年平均汇率:1丹麦克朗=0.1454美元计算)。
具体而言,按地区来看,美国区域收入1275.34亿丹麦克朗(185.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中国区域收入166.87亿丹麦克朗(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GLP-1产品收入62.08亿丹麦克朗(9.03亿美元),在中国占据76.6%的市场份额。按业务来看,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收入2150.98亿丹麦克朗(3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1231.32亿丹麦克朗(17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症药物收入416.32亿丹麦克朗(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收入的可观与司美格鲁肽这一明星产品的表现密不可分。司美格鲁肽在2023年共获得了1458.11亿丹麦克朗(212.01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