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介绍,2023年入冬以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多种病原共同流行、流行峰值交替的特征。目前,我国流感疫情处于高位波动,新冠疫情处于较低水平,流行毒株XBB以及亚分支为主。但是,JN.1变异株逐步上升。预计春节假期前后,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新冠疫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全国多地可能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态势。
我国南方省份自10月上旬、北方省份自10月下旬先后进入本次流感流行季,近期,“甲流刚好又感染乙流”的话题冲上热搜。据报道,此轮感染高峰已超过过去10年中的12次流感浪潮。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相较于2020年至2021年,南北方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处于高位。作为治疗及控制流感的重要手段,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最为畅销的奥司他韦(多种剂型)和2021年获批上市的新机制流感药玛巴洛沙韦片。专家介绍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早期使用抗流感药物。业内人士表示,流感流行趋势下,关注疫苗及药物相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