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药市场能火出圈的非“减肥神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莫属。作为全球为之狂热的新品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药企争相加码布局。
为什么GLP-1会成为全球药企的“宠儿”?一方面,从药物功效上看,由于GLP-1RA(GLP-1受体激动剂)相对胰岛素的各方面优势,现已成为最理想的降糖药。马斯克的“种草”更是让GLP-1减肥药物成功火遍全球,已然成为糖尿病以及减重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另一方面,从市场发展上看也是潜力巨大。德邦证券预计,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900亿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约占350亿-400亿美元,减肥药物市场约占500亿-550亿美元。
而随着我国糖尿病和肥胖率的逐年提升,降糖减重类药物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有1.41亿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而成人超重以及肥胖率目前已经超过50%,预计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61%。
“随着更多GLP-1药物的上市,预计2030年中国GLP-1的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刘立鹤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有众多药企进入GLP-1赛道,在研药物包括GLP-1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两大类。
掘金市场在减重适应症上,目前跨国药企中仅有三款GLP-1产品获批,分别是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以及2023年11月获FDA批准的礼来Zepbound(Tirzepatide,替尔泊肽)。
2023版ADA指南根据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排序,司美格鲁肽为“减重效果非常好”的药物,度拉糖肽和利拉鲁肽为“减重效果高”的药物。Nature子刊分析认为,最强减肥药替尔泊肽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独特活性。不少业内人士也直言:替尔泊肽将成为司美格鲁肽最大竞争者。
市场的认可也推动了这两家跨国巨头市值不断攀升。根据德邦证券分析指出,美国资本市场高度认可GLP-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分别超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销量超预期和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催化下,助力礼来5000亿美元市值,诺和诺德40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
如此,诺和诺德、礼来在2023年第三季度先后宣布扩大产能的计划。诺和诺德称,投资逾420亿丹麦克朗(约合60亿美元)扩大其在丹麦的生产设施,用于生产当前和未来严重慢性疾病的产品组合。这些建设项目将从2025年底到2029年逐步完成。诺和诺德还提到,这项投资将提高公司满足包括GLP-1产品在内的未来市场需求的能力。
礼来则选择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投资4.5亿美元,为包括Mounjaro在内的产品提供额外的药物填充、设备组装和包装能力。礼来还将继续关注供应链的其他部分,因为预计需求仍将居高不下,生产瓶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从目前的市场布局来看,针对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已成为减肥药临床研究的主流。整体上看,跨国企业在GLP-1药物糖尿病适应症布局上,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处于领先位置,均有多款药物获批。此外,辉瑞、安进、诺华、武田制药和勃林格殷格翰等也有产品正在研发。近年来,国内企业也纷纷入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市场上尽早获得一席之地。
目前,国内企业已有两款GLP-1类药物获批。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于2023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肥胖或超重适应症于7月获NMPA批准上市;2023年7月,仁会生物研发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作为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的原创新药,贝那鲁肽注射液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三款获批的GLP-1类减重新药。
此外,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在研产品数量处于前列。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已有超100款GLP-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国内药企布局减肥适应症的产品也已经超过了20个。
实际上,与跨国企业联合研发也成为了国内企业在GLP-1赛道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大路径,2023年11月,阿斯利康和诚益生物达成心血管代谢疾病和肥胖症新型药物的授权许可,获得诚益生物下一代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的全球权益。
对此,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敬业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在临床开发阶段,就开始同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国药企进行合作,能够加速该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大程度加速产品的上市,其次能够扩展该产品未来联合不同的产品用药的趋势,扩大市场前景。对于本土GLP-1布局企业而言,早期进行跨国合作反而更有利,如果完全靠自身能力开发会使得收益较小。
多维度布局对于减肥市场,GLP-1无疑是目前一颗确定且闪耀的“明珠”。
有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随着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相继上市,以及GLP-1药物从二型糖尿病到减肥适应症的拓展,预计2030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从国内市场来看,2022年司美格鲁肽占据中国GLP-1市场超40%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有众多药企进入GLP-1赛道,在研药物包括GLP-1创新药以及生物类似药两大类。
周敬业则认为,从GLP-1赛道上的竞争格局看,在短期将会出现两大类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涌现,一类是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