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投资者将大部分关注目光放在ADC、GLP-1药物之际,今年核药异军突起市场热点不断,或将成为又一个“黄金”赛道。
近日,跨国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其与生物技术公司RayzeBio,Inc.达成最终并购协议。协议显示,BMS将以每股62.50美元的价格收购RayzeBio,交易总价值约41亿美元。截至发稿,在纳斯达克上市的RayzeBio股价翻倍,现报每股61.35美元,较上周五的收盘价上涨逾100%。
今年在跨国药企中加码布局核药领域的不止BMS一家。今年10月,礼来就宣布用14亿美元、溢价68%收购了PointBiopharma加入核药市场争夺。不过,该交易却在近日不受市场待见,这也是由于PointBiopharma发布了177Lu-PNT2002临床Ⅲ期研究到达主要终点,该结果尽管基本满足了礼来的预期,但是却不符合市场的期待。
除了BMS、礼来,还有诺华、拜耳等巨头也在不断加码押注核药。在不少分析师看来,与诺华的Pluvicto相比,PNT2002的结果令人失望。当前,诺华的两款明星产品Lutathera和Pluvicto,掀起业界放射性偶联药物(RDC)的研发热潮。
再看国内市场,核药市场也竞争焦灼。目前,先通医药旗下产品欧韦宁氟[18F]贝他苯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AD诊断的Aβ-PET显像剂。这是公司首个获批的核药品种;而由瑞迪奥自主研发的新型特异性SPECT/CT肿瘤显像剂99mTc-3PRGD2(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第一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SPECT显像诊断的广谱肿瘤显像剂,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恒瑞医药核药产品也迎来了关键进展,镥氧奥曲肽注射液获批临床。
据德邦医药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核药市场规模约为13亿美元,2017-2020年复合增速为9.9%,预计2022-2026年间以10.7%的增速稳定增长,2026年市场有望接近24亿美元。
核药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关注,吸引多方资本入局,核药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核药赛道为何如此火热?风口之下,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核”以治病?
提到“核”,人们通常将其与战争、环境污染相联系。而核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疗手段,给癌症患者群体带来了巨大希望。
核药又称为放射性药物,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制成的药物。对核药的探索始于居里夫人对镭的研究,1946年,生物物理学家约翰·劳什敏和他的团队首次成功将放射性物质注入患者体内进行肿瘤治疗,5年后,雅培推出了首款商业放射性药物I131人体血清蛋白(RISA),成为核药被应用于医疗市场的标志性事件。时至今日,核医学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领域诊疗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根据药物临床用途,核药可分为诊断用核药与治疗用核药。诊断用核药是指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诊断的一类体内放射性药物;治疗用核药是将具有细胞毒性水平的放射性核素选择性地输送到病变部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辐射的射线产生局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对病变组织或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核药具有多重优势,除了精准定量给药、内放外放结合等特点外,还具备独特的“诊疗一体化”特点和优势,即诊断性放射性药物分子影像能够显示病灶,病灶也能够靶向摄取标记的治疗性放射性药物,通过核素内照射治疗已发现的病灶,实现个体化诊断与治疗。
GlobalData报告显示,今年核药赛道的风投金额为4.08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的6300万美元,增长了550%。核药赛道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与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密切相关。近年来无论是诊断用还是治疗用核药的需求与用量都在攀升,根据全球癌症观察站2020数据库,全球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接近1000万。
可见,核药市场背后是巨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而除了患者需求以外,推动核药赛道药物开发不断升温的,也是如今最受关注的创新要数靶向核药,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RDC和近期“内卷”不断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类似,同属偶联药物,由靶向配体、连接臂、螯合物和核素构成。利用抗体、抗体片段、小分子或多肽介导特异性靶向作用,将放射性核素递送至靶标位置,从而将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放射线集中作用于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DNA的单链或双链,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癌细胞。在高效精准治疗的同时降低对其他组织造成的损伤。对于肿瘤晚期患者,尤其是存在多处转移的患者,RDC药物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以往,核药主要被应用于显像诊断,治疗性核药因受限于上游核素产能及较为严格的审批流程和使用条件,在整个核药市场占比较低。”上述分析师说。
根据BBCResearch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约为93亿美元,其中83.4%的份额为诊断药物,规模超过77亿美元。而RDC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仅改变核素部分,实现诊疗一体化,这也是目前市场趋势所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RDC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2016年至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九款RDC药物,涉及六个新分子实体。另外,诺华两款放射性重磅药物Lutath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