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济安价值100中国企业年金指数
东北山城何以"药济天下" --聚焦中医药现代化的通化实践
时间:2023-11-27 17:34:19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是我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大医精诚,药济天下,致广大而尽精微,正是吉林省通化市在这一命题下,做精资源、做长链条、做强创新的逻辑主线。

长白山腹地,鸭绿江之畔,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赋予了通化发展中医药的先天沃土,促其以此为基擦亮“中国中药之乡”“中国医药城”等金字名片。11月25日至26日,第九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在通化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商中医药发展传承大业的同时,也在聚焦这座东北山城“药济天下”背后的生动实践。

承“天然大药库”做精道地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

地处吉林省东南部的通化,坐拥“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的长白山。这里有着丰富的优质药材资源,已查明药物资源1133种——人参、五味子、细辛、天麻等20余种道地药材分布广泛,品质上乘。

小雪节气过后,位于通化市通化县的国家红松储备林,皑皑白雪中孕育着勃勃生机。“我们在红松林间套种中药材,仿野生种植,不多加人工干涉。”通化县森通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俊清介绍,这种方式不仅能长出好药材,还能育出好种子。

野生中药材虽品质卓越,却面临产量不稳定的制约。在自然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地获取高品质的中药材,是中医药产业需攻克的重要一关。“将本地中药材播种或移植到本地的林下。除了种植外再没有人工干预,让中药材回归‘野生’和‘天然’。”通化市医药和食品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丁全刚说。

早在20世纪80年代,通化市园艺研究所就已开始长白山药用植物研究,在中药材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研究、病虫草害防治研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持续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得突破。“随着面积越来越大,效果也在不断显现。”史俊清介绍,套种模式在通化县已经推广至1万亩,其间栽种了十几个中药品种。

技术保障,科学支撑,让通化得以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和中药材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生产安全、有效、可控的优质中药材保驾护航。在这一过程中,还形成了从大企业到小农户全链条精耕优质药材的体系。

在通化县英额布镇山头村,孙茂军种植人参已有30多年。他自2010年开始尝试在非林地栽参,现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本实现了订单式销售。为了种出高品质的人参,他在种参前两年就开始培养土地。“这样的标准化种植,既保证人参品质和产量又保护生态。”他说。

这是近年来通化主动融入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缩影。全面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为当地人参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除人参外,五味子、天麻、淫羊藿、穿山龙等中小药材的科学种植也在当地不断优化、推广。目前,通化非林地中小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林地中小药材种植面积3.6万亩,预计2023年末可实现总产量超4万吨。

秉“中国医药城”做长产业链条

高品质药材的稳定供应,使得中医药产品得以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七十二变”,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通化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医药城”,开发中医药产品的技术底蕴自有其道。当地现有中药制药生产企业59户,持有2272个药号,占全国总量的4%,在国内名列前茅。在一批“头雁”企业带动下,这座东北山城的医药健康新品种还在不断涌现。

通化市科学技术局三级调研员李红军介绍,通化目前有7户医药企业开展14个古代经典名方研制开发项目;20个在研的配方颗粒项目有序进行;万通集团的“甘芍胶囊”、吉通药业的“贝芪益肺片”、通药制药的“败毒散颗粒”等5个中药新药品种正在研发中;“万通筋骨片”、华夏药业的“苦碟子注射液”等12户企业的6个品种,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0个疗效独特中药品种。

以扎实的医药产业为根基,通化的中医药产品正以新形态撬动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其中,“百草之王”人参在通化的深度转化最为典型。

走进位于鸭绿江畔的集安市益盛汉参产业园,可以看到人参的根、茎、叶、花、果都有对应的深加工产品,通过片、膏、粉、剂等多元形式呈现。“让人参走进千家万户,既要让人们知道怎么吃、吃多少,也要方便携带、食用,这些都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开发解决了。”园区总监曲建军说。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适配相应产业链,让企业与市场双赢。益盛仅在人参保健食品的味道开发上,就出品了适合老年人口味的人参苦后回甘的原味产品;适合青少年口味的,以蓝莓搭配突出甜润;适合女性口味的,还有红参石榴汁等饮品……

“人参要摆脱作为初级农产品销售的困境,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把它变成便于百姓使用的产品,才能做大做强。”益盛药业董事长张益胜说。

在通化,人参不仅根、茎、叶、花、果都被开发出国药准字号产品,还被加工成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800多种产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从沉浸式体验上山采参,到品尝一桌丰富的“人参宴”,游客能够打卡的“参旅融合”项目不断丰富。这也促进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对上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反哺。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