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药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也是新时期高水平开放的重点领域。围绕着人民健康和医药产业发展两条主线,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的健康事业在对外开放和医疗体制改革上不停推进。
特别是随着跨国药企的进入,给中国健康事业带来了技术、管理、人才、设备等全方位的新鲜血液。随着在制药行业GMP认证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制药行业准入标准提高,中国药品生产进入规范化管理时代,公众用药安全越来越有保证。同时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加快与国际标准同步,中国药企也开始具备了服务全球医药市场的实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供应商以及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葛兰素史克(GSK)这几年加速在华进行产品线布局,上市产品覆盖预防性疫苗和治疗药物等,而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非常契合。特别是随着GSK完成分拆独立运营后,正向专注于疫苗、特药和普药的创新成长型公司转型,全新GSK公司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携手,不断促进创新药和疫苗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助力实现国家“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宏伟愿景。
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柯瑞康在接受,改革开放45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让GSK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政府不断开放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促进创新的决心和承诺。这些是驱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也是吸引包括GSK在内的跨国企业扎根中国、长期发展的“磁力场”。
“中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领先创新治疗手段以更快的速度来到中国,惠及患者;另一方面,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疗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也为医药行业创造了更多机遇和灵感。这些年来,中国医药领域创新的活力、发展的潜力和增长的动力令人瞩目,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柯瑞康说。
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进入中国40余年来,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为我国医药创新创造了条件,吸引了跨国药企全方位地参与到中国的健康事业和经济发展中。从引入生产线、提供中国市场稀缺药品开始,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投资范围从市场和生产扩大到了研发环节,现在更是将中国研发中心融入其全球研发策略和体系。
跨国药企给中国带来了从产品到管理、技术、人才和质量标准等全方位的新鲜血液,是中国健康事业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这也使得无论是从客观数据统计分析上,还是从主观感受上来看,业内外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医药产业的翻天巨变。特别是在创新药研发这一药品供给端的变化,其显著性显而易见。
从宏观趋势来看,中国近10年的创新药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升级。在过去10年中,中国无论创新药项目的数量和临床试验数量都大幅增加,同时在靶点的创新性、药物形态和技术的多样性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变化使得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创新药产业在近1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自2015年以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使得药品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也得到了显著缩短。同时,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临床试验和药品注册等方面的数据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与2019年相比,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加5202.8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8%;利润总额增加1169.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1.2%;出口交货值增加1171.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2.3%。中国医药产业在大变局中彰显朝阳产业的特质。
另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预测,至2040年,中国整体疾病负担将达到4亿年DALY(失能调整生命年),通过预防性手段、治疗性手段和突破性技术研究,有望减少高达55%,即超过2亿DALY的健康寿命损失,这些都与跨国药企引领的医药创新息息相关。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之一,GSK在过去几十年见证、参与和推动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柯瑞康指出,在中国,GSK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创新产品落地,上市了近20款创新药物和疫苗,在多个治疗领域创造了“零”突破。包括中国首个二价HPV疫苗,中国首个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全球首款且唯一覆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适应症的生物制剂,以及全球首个用于治疗成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靶向人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等。
“中国在传染病、肿瘤、免疫疾病、罕见病等领域依然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也是GSK持续努力的方向。GSK正在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进入中国,以惠及更广泛的人群。”柯瑞康说,今年截至目前,GSK已有4款新产品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得临床批准,即呼吸合胞病毒RSV疫苗,抗CCL17抗体,乙肝新药,以及一项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新适应症。此外,GSK的一款长效注射HIV预防药物也有望很快在中国获批。
“未来三年,GSK预计约有15个新产品和新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同时,GSK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号召,不断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去年,三款GSK创新药物成功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践行了我们对于减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