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断腕" 精简管线逻辑何在?
时间:2023-07-12 17:48:46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近年,出于战略和商业潜力等原因,多家跨国药企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调整人才架构来压缩成本,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增长点。

FierceBiotech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有124家药企宣布减员,其中不乏诺华、渤健、吉利德、卫材等大型药企,以及市值曾超百亿美元的明星Biotech公司Biosplice、ClovisOncology等。与此同时,“壮士断腕”精简管线也似乎成为大型跨国药企战略布局的一大方向,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制药业务收入全球排名前10的大药企砍掉的管线超过50项。

例如,百时美施贵宝(BMS)2022年财报显示,将削减至少9项资产,包括一项正在研究各种实体瘤的Ⅱ期药物;赛诺菲宣布暂停BTK抑制剂托莱布替尼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的三期临床;安进在2022年也宣布放弃了BCMA药物AMG701的开发;辉瑞则披露剔除8个研发项目并缩小对罕见疾病和癌症的关注……

2023年,这一节奏仍在继续。据2023年Q1各家跨国药企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多家药企接连终止在研管线,例如,GSK结束对细胞基因疗法领域的投入,全力投向占GSK整个产品组合中约70%的人类遗传学;武田决定终止AAV基因疗法和罕见血液学发现和临床前工作,以集中资源在核心治疗领域以及后期临床项目上;诺华决定“去伪存真”,终止继续开发管线中10%的非核心项目,以增强对心血管、血液病、实体瘤、免疫和神经科学这五个核心治疗领域的聚焦。

对于管线调整的考量,诺华全球药品开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ShreeramAradhy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诺华在全球包括中国聚焦五大核心治疗领域,分别是心血管、免疫、神经科学、实体瘤以及血液病,每个治疗领域都有在推进中的项目。

“在我们决定要缩减管线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确定了我们核心治疗领域;另一方面,有所取舍下,能够把资源和人力最大程度地聚焦在最关注的治疗领域上。”ShreeramAradhye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能够聚焦诺华最擅长研发的能力以及商业运营的能力最强的治疗领域,进一步加强研发成功率。

当各方更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未来全球制药行业中的竞逐者侧重点有望更为聚焦。

跨国巨头寻求市场新增长点从大环境来看,在近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制药企业的研发管线在挑战中寻求整合,各家都在推动变革,以期实现医药研发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根据IQVIA数据,全球生物医药投资在经历了疫情期间两年的高涨水平后,于2022年开始放慢脚步。尽管投资组合类型已经发生变化,并且IPO活动明显减少,全球生物医药投资仍然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聚焦COVID-19的初创医药企业在2020-2021年期间得到更多的投资,但有所收缩。相较美国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和欧洲的公司的交易速度大幅放缓。

另据CBInsights的数据,2022年全球共发生320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量为529.4亿美元,相比2021年,在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上分别同比下降了16.3%和36.6%。全球医药投资大幅缩减、药品行业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

针对当前国内创新药企的投融资环境,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受到疫情和宏观环境影响,机构近期的投资比较谨慎,对高潜力的标的筛选标准和风险考量更为严格,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医药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和注重真正的临床价值的挖掘。但从长期来看,创新药市场需求巨大,各国政策也积极支持。

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尽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结束,但疫情仍影响着全球医药市场,全球医药市场也将继续面临挑战。特别是众所周知的创新药物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缩减研发管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在精简产品管线的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市场挑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

诺华选择押宝肾病领域。日前,诺华宣布将以最高35亿美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ChinookTherapeutics。而该项交易最重要就是Chinook旗下的两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治疗罕见严重慢性IgA肾病的药物,此举带动了资本对IgA肾病市场的关注。

在谈及诺华收购Chinook的原因时,Shreeram表示,Chinook的收购还在推进中,Chinook旗下有两款创新药物,一款是在III期临床阶段,一款尚在II期临床阶段。与此同时,诺华也有自主研发的肾病药物Iptacopan,他认为通过这次收购可以在肾病领域进一步深耕。

“Chinook两款创新药的作用机制和诺华的Iptacopan有所不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有了更多的药物选择,可以帮助到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患者,防止他们的疾病进展到一个更严重的阶段。”Shreeram说,除了自身的创新,诺华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外部的合作机会,包括在看整个医疗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好的创新产品和治疗方法在涌现,尤其是聚焦在诺华最关注的五大核心治疗领域。

“我们也发现,中国市场有非常多高质量创新项目在涌现出来,对于中国市场的机遇我们也同样关注。”Shreeram说。

构建明确的管线评估标准目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跨国药企在华布局似乎陷入了瓶颈期,而在社会环境、政策及资本不断助力的情况下,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