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总结:复苏逐步兑现 关注结构化机会
时间:2023-05-18 17:33:01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上市公司:外部干扰已消除,复苏逐步兑现2022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为1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6%,扣非净利润增速为11.2%。2023年一季度,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为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2.6%,扣非净利润增速为-27.2%。分板块看,2023Q1医药零售、中药和化药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医疗器械板块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相关的器械同比大幅回落。

诊疗恢复已见,23Q2预计持续加速。过去3年疫情影响院内诊疗,2023年一季度院端诊疗和服务被压制状态开始缓解,诊疗和手术量上升,由于一季度有春节和防控优化等影响,诊疗复复苏预计二季度进一步加速。

估值底+低仓位,关注结构化机会

全基(公募基金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医药股持仓占比提升至7.4%但仍处于历史低配时期。从估值上看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处于7年来最低位置。从医药主题基金重仓持仓数据来看,23Q1药基继续减仓了CRO/CMO和医疗服务,加仓了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的化药和中药。

药品:Pharma与Biotech并举,产业迎来新一波成长。1)Pharma:集采执行已经5年,对于头部医药工业企业的影响边际趋弱,创新研发逐步突破;2)Biotech:二季度学术会议的频繁开展,国内药企密集亮相,创新药市场表现大概率同频共振。

医疗器械:复苏为主线,集采落地加速国产替代。2023Q1疫情相关的器械如新冠检测、呼吸机等业绩大幅下滑,院内复苏相关的耗材和IVD开始增速修复,但尚未回到正常诊疗水平,设备由于22Q1低基数呈现加速。全年来看,院内诊疗相关耗材和IVD较为确定,中长期看好医疗新基建带动设备需求提升。

CXO:表观业绩分化,投融资企稳。2022年以高增长收官,而2023Q1受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业绩有所波动,不同细分出现分化:1)2022年含较多新冠营收的CXO在23Q1的表观增速因基数效应而受到压制;2)临床前CRO和一体化CRO基于充足存量订单执行,业绩表现坚挺;3)仿制药CRO业绩和订单高增长,需求依然旺盛;4)临床CRO在防控优化后,项目恢复正常推进,营收和盈利双修复;5)小分子CDMO营收增长稳健,但部分公司利润端因高投入以及行业整体供给扩张而承压。

上游:短期承压,长期看好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上游生命科学服务公司业绩增速有所下降,利润端体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1)疫情反复影响科研端和工业端研发有序开展;2)医药投融资遇冷影响对上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3)新冠相关业务带来的高基数导致部分公司表观增速下降。

医疗服务:恢复强劲,需求旺盛叠加低基数。23Q1医疗服务板块营收达125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达10.5亿元,同比增长5939%。其中眼科、肿瘤类医疗机构在2022Q1基数不低的情况下仍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由于刚需属性强;口腔类医疗机构增速较慢主要是由于种植牙集采于4月执行,Q1处于观望阶段,Q2有望加速。

风险提示

1、如果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出现变化,则创新药械将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2、如果医院端诊疗恢复低于预期,则相关公司业绩会有更大的波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