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回落 实验猴活在周期里
时间:2023-05-16 17:51:43来自:中国经营网字号:T  T

近期,试验猴的价格有所回落。

4月1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实验猴采购2023年第一批采购招标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拟以预算393.6万元采购24只雄性恒河猴以及8只雌性恒河猴,平均每只猴子价格约12.3万元。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目前该项目已延长招标文件购买时间、开标时间等。

2022年11月,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广西医科大学采购的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申购8只恒河猴项目,每只恒河猴的采购预算达到21.9万元,由于上传响应文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采购失败。

近年,国内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增长也进一步推高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候选药临床前研究中的使用数量,加剧了实验猴的供应紧张。在此背景下,CRO企业也开启了“买猴”模式。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年底,药明康德(603259.SH)收购了苏州康路及子公司广东春盛,新增约2万余只猴资源;2021年康龙化成(300759.SZ)收购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以及康瑞泰(湛江)生物,获得约1万余只试验猴;2022年,昭衍新药(603127.SH)以18.05亿元买下广西玮美生物和云南英茂生物,获得近2万只猴子。

近期实验猴采购预算价格的回落出于哪些因素、将会给CRO企业的业务带来哪些变化?就相关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致电昭衍新药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看来,实验猴的理想价格在5万~10万元左右,CRO的收购减少了市场中猴子的流通数量,对于猴价的上涨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孙强还表示,近年中外生物医药的投资下降的趋势暂时没有逆转,对于猴子的需求量也会下降,CRO的部分订单承接自海外,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孙强认为未来猴价仍然会下降。

价格回落

据了解,实验动物是药物临床前评价的主要实验对象,非人灵长类更是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品种。根据上海市2020年实验用猴审批数据统计,实验用猴当中用量最大的主要为食蟹猴,占比达68%,其次为恒河猴占18.5%,绒猴占13.5%。

孙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临床前实验最常用和使用数量最多的是食蟹猴,科学研究使用恒河猴较多。实验猴通常要在2~3岁左右才可以用于动物实验,迭代周期超过6年。以食蟹猴为例,雌性食蟹猴4岁左右开始性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个体的繁殖能力逐年下降,食蟹猴的繁殖寿命大约维持13年左右,多数母猴在17岁后丧失繁育能力。目前,国内的几十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养殖企业中,受市场规模和资金投入的限制,规模化养殖企业所占比重并不高,不同实验动物养殖企业的年繁殖存活率存在一定差距,个别猴企业的年繁殖存活率甚至低于30%。已经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猴企业,繁殖种群也面临着不断老化的压力。

而实际上,除了数量紧张,实验猴对猴子的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并非所有符合年龄条件的猴子均可以用于实验。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验猴要求排除结核分支杆菌(TB)等5种病原微生物,也被称为5阴猴或无特定病原体(SPF)猴,国际与国内市场对于实验猴的标准均有严格的规定,国标规定的SPF级实验猴必须是5阴猴作为种群繁育得到的子代。

灵长类动物多数情况下是濒危物种或接近濒危状态,属于野生动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孙强介绍,如恒河猴属于国内的自有种群,在安徽、河南、四川的某些地区分布,用于科研目的时,假设猴子存栏量足够高、种群密度足够高甚至危害到周边生态环境或威胁农业等情况下,国家林草局准许捕捉一定数量以减低种群的数量,但此类捕捉的猴子无法直接进行实验,仅可以作为种群培育后代,实验猴则是在驯养状态下的F1代及其后代。

根据2021年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统计,全国食蟹猴和恒河猴存栏24万余只,年生产量只有3万只左右,而内需已高达4万只。供需不平衡下,实验猴价格上涨迅猛,2017年每只约1.38万元,2020年已达4.2万元。

澎立生物招股书显示,澎立生物采购的主要是食蟹猴。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购买猴子单价分别为1.55万元/只、2.3万元/只、5.51万元/只、13.78万元/只。澎立生物2022年前三季度花费2989.5万元购买猴子,其中第三季度花费2350万元采购实验猴。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蟹猴采购项目的采购需求梳理,2018年以来,实验猴的“身价”不断上涨,2022年实验猴一度逼近20万元/只的价格。2023年4月7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120只食蟹猴的中标价为2040万元,平均每只17万元。4月13日,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食蟹猴采购公开招标公告显示,拟预算1380万元采购雌性、雄性食蟹猴共110只,平均每只价格约12.55万元。

需求或减少

益诺思招股书显示,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我国实验用猴进出口业务暂停,以及疫情相关疫苗、中和抗体的研发占用了大量非人灵长类动物,导致公司上游原材料灵长类动物(如食蟹猴、恒河猴等)的资源稀缺,相应采购价格持续上涨。以实验用猴为代表的实验动物价格不断上涨,采购价格由2019年的1.45万元/只上涨至2022年上半年的8.90万元/只,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2022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